“工农入仕”:无关渠道,只关公平
■ 曹旭刚 数月之前,四川遂宁从农民工中定向选拔三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吸引了无数眼球的同时也招致了诸多议论;现在,来自更高层的表态从官方层面为四川遂宁吃了颗“定心丸”:人保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今后将探索从优秀工人、农民等生产一线中考录公务员的办法。(1月6日《中国青年报》) 有了尹蔚民的表态,四川遂宁自然可以大着胆子“探索”了。不过,这番表态,同样未能逃脱与四川遂宁方面类似的质疑与议论:如何保证这样的做法不沦为作秀?又如何保证“探索”出来的办法不被个别官员用来“安置”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如何让整体学历相对较低的一线工人、农民群体与大学毕业生相比具有竞争力?…… 简单的一句意向性的表态,竟然吸引了如此多的眼球,着实令人诧异。不过,如果考虑到公务员考试日益火爆的局面,令人眼热的 “金饭碗”,及基本上面向农民、工人闭合大门的现实,就会发现,公众给予极高的关注热情,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几个原本不可能有交集的行当,突然出现了相交的可能,谁又能不给予关注呢? 推而广之,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与其说公众是关心工人、农民成为公务员的道路,还不如说公众是在关注着包括工人、农民在内的所有底层百姓的向上渠道。要知道,官员无论是在占据社会资源方面,还是在所获得的社会地位方面,都远远要高于其他阶层,现在也不例外。这样的现实就决定了公众对于各个阶层通往官员阶层的渠道有着极强的关注力——— 既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官员的强势地位,那就希望着一个公平的渠道能够通达到每一个个体身上,无论他具有什么样的身份。没有人就该天生底层,也没有人愿意一辈子底层,无论那些底层的百姓是否有能力PK过其他人,但却一定要给他们一条可以让他们有机会和别人公平PK的途径和机会。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在任何一个社会,如何在各个阶层之间架起一条公平的流动渠道,是一个关涉社会公平与社会安定的重要命题。也许,探索从优秀工人、农民等生产一线中考录公务员的办法,就是这个宏大命题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尹蔚民的这番简单表态,就给了公众些许希望——— 一个让弱势群体可以凭借自己努力步入强势阶层的希望。 这些东西梳理清楚了,便会发现,公众再多的质疑也罢,调侃也罢,嬉笑怒骂也罢,其实都是指向一点:如何真正能够为每一个底层百姓趟出一条公平的道路,至于这样的道路是什么样渠道,反而并不重要。在这类关涉社会公平的宏大命题中,所有的情绪,都注定不会是只关心“工农”是否有机会当公务员,更多人着眼的,只会是公平,也只能是公平! 所以,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深刻地认识到这一极其广阔的群体诉求,千万不要将这种做法只是视为对现行公务员制度的点缀而已——— “工农”如何能够通达到官场,应该是我们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闭合的大门,既然已经开始露出些许光芒,就该让它变为阳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