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如何治疗白癜风 http://www.yunweituan.com/m/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哪有闲情逐野鸥?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在岁月的长河里,时间如白驹过隙,所过之处万事万物皆是一瞬而过。世间人物,无论英雄亦或是普通人,都如同沙海中的尘埃,留给时间的不过是青史上的几行字迹罢了。
回首历史,无数人物本来可以成为改变历史的英雄,但偏偏选错了方向,最终成了罪人,而有的人本是站在历史的对立面,可却因关键时刻的正确抉择,而成就了自己。
今天的故事,要从年8月8日的台湾桃园机场说起。
这一天,在桃园机场上一架美制F-5双座喷气式飞机按照正常计划起飞升空飞离机场,驾驶这架战机的正是台湾王牌飞行员——黄植诚。
战机起飞之后,一开始按照计划完成航行考核任务,但是就在即将要返程的时候,黄植诚却突然调转方向,径直穿过台湾海峡,然后将飞机降落在了福州机场。
此时,在福州机场,早已有我方的专人在等待着黄植诚的到来,等到黄植诚走下飞机,人们马上走上前去,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向他表示祝贺。
黄植诚是90年代第一个驾飞机从台湾回到大陆的王牌飞行员,他的到来不仅为我们带来了一架美制F-5双座喷气式飞机,让大陆的空军技术得到极大提升,同时也打破了台湾当时对于中国大陆的很多不实传言,让更多人知道了中国的实际情况,为两岸发展作出了贡献。
黄植诚,年1月生于台湾的一个“空军世家”,他的父亲生前是国民党空军军官,母亲被国民党空军选为“模范母亲”,二哥是国民党空军少校,姐夫是国民党空军中校。因此,黄植诚从小就与空军结下不解之缘。
学生时代的黄植诚有着很强的爱国民族意识,从小就敬仰岳飞、郑成功这样的民族英雄,觉得人生在世,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为国为民做点事,唯有如此才算的上有价值。
高中毕业后,黄植诚进入台湾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专修班受训4年,台湾空军历来是国民党军队中的“天之骄子”,黄植诚也有这种优越感,梦想着成为空中英雄。
年黄植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随后加入空军成为一名空军军官。此后的数年时间里,他先后飞过5个机种,飞行总时数小时。由于技术出众,忠于职守,官级不断晋升,年升任国民党空军五联队十七中队少校分队长。此时的黄植诚,俨然已经成了台湾空军的后起之秀,前途一片光明。但是在空军的这几年,黄植诚感受到的却只有无尽的失望。
早在黄植诚刚进入空军的时候,就闹了个不痛快。那是一次春节联欢大会,总司令乌钺拿出一把外国人赠送的宝剑说,只要空军任何一个人打下大陆的米格机,便把这柄宝剑送给他。
回去后飞行员组织讨论,黄植诚沉着脸不吭气,因为总司令的话使他很不舒服。爱国的黄植诚始终认为,中国人之间不应当战火不熄,应当“共御外侮”。轮到黄植诚发言了,他说:“我有个问题,为什么光提打下大陆的米格机才给那把剑呢?打下俄国人的呢?打下越南人和日本人的呢?给不给?”这样的一番言论,在当时的台湾是不可想象的,众人听罢皆愕然。
黄植诚也因此受到了上司严厉的批评。黄植诚受到批评后,心里很不痛快,他不知道自己这么想到底有什么错,但是很快黄植诚就发现,国民党空军里的一切都使自己很失望,苛刻的清规戒律,复杂的人事关系和派别斗争,繁琐而虚假的政治考试,无孔不入的特务控制,都令他厌恶至极。
年12月,中国和美国建交,这给国民党空军带来很大的冲击。F-的飞机零件越来越少,坏一架就拆别的拼凑。F-5飞机零部件倒不少,可同是F-5飞机,美国卖给沙特阿拉伯的要比卖给台湾的好。C-飞机则是老掉了牙,面对这种区别对待,飞行员的士气也普遍下降。
在年初,大陆对越南进行自卫还击作战。具有极强民族意识的黄植诚完全被那场战争吸引过去。他天天都要仔细看报纸、看电视,关心战局的进展。黄植诚对当时的越南当局十分的痛恨,在国民党党小组的讨论会上他激昂地说:
“越南是什么东西?忘恩负义!当初大陆支援他,死了那样多人。现在羽翼长成,却反咬主人一口!这样的国家不可交,应当把他打败!”
听到黄植诚的发言后,国民党党小组长说:“黄植诚,注意你的言论。你怎能站在中共的立场上?”黄植诚被激怒了,反唇相讥:“那你是站在越南的立场上喽?你甭管我!我愿意讲!我是中国人!”
年1月1日,大陆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阐明了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大政方针。呼吁尽快结束海峡两岸的军事对峙和分离局面。并提出,在实现和平统一时,尊重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建议海峡两岸实行通邮、通商、通航“三通”,以利两岸同胞直接接触、互利互惠。
黄植诚听说里面有“通邮、通航、通商”的内容,非常感兴趣。他很想找《告台湾同胞书》认真看看,但一直没找到。他本以为台湾当局会接受某些条款的,谁料到他们除了谩骂还是谩骂,这让黄植诚极为失望。
有一次,黄植诚从金门乘飞机回台北。飞机上有好几个被抓来的大陆渔民。渔民们在这种情况下,却没有一点害怕的意思,神情坦然,举止大方。黄植诚悄悄望望他们,那一张张古铜色的脸上满是自信和庄重,哪有台湾报纸上常说的“菜色”!
飞机上有些军官同渔民们说话。“听说你们平常吃香蕉皮和草根?”
“这些东西连我们的猪都不吃。”
黄植诚问:“你们的衣服为什么这样破旧?”
“在海上作业当然穿旧的,回到家里换新的。你们的渔民也是这样。”渔民自信的神态,巧妙地回答,使黄植诚感到他们像“外交官”。
黄植诚渐渐感到大陆的事实与台湾政府的宣传大相径庭,大陆普通的渔民都这么充满自信,更不用说别的人了。从此以后,黄植诚变得更加留意大陆上的情况。外国杂志上有时刊登一些客观的报道,他都认真阅读。如果有人捡了大陆的传单,他也尽可能要来看。
年5月11日,吃完早餐,飞行员们走向停机坪。忽然,一个飞行员喊道:“快看慈恩村上面!”慈恩村是台湾飞行员家属住的地方。大家向那里望去:一轮火红的的朝阳衬着一个白色球状物体,一同冉冉上升,很是好看。“气球!”有人叫道。“大陆飘来的气球!”有经验的人一眼便认出来。
大家都知道大陆能够遥控空飘气球,让它落在哪儿便落在哪儿。气球上经常有土特产和传单。空中传来“叭叭”两下微弱的响声,气球爆炸了。传单像雪片一样落下来。飞行员们四散逃开。在台湾,看大陆传单是违法的。但是黄植诚却呆立在原地没有动。
一个飞行员叫道:“黄植诚,还不快跑!”
“跑什么?几张传单就把你们吓成这个样子,要是炸弹呢?”黄植诚说。
这时,黄植诚像一尊石雕般地立着,传单在他身边纷飞。一张传单飘在黄植诚的胳膊上,他仔细一看。彩色照片印制得好精美。一枚巨大的火箭喷薄欲起。一行字映入眼帘:“我国首次向太平洋水域发射运载火箭。”黄植诚自言自语地说:“运载火箭,就是洲际导弹呀!中国人也有洲际导弹了!”
大陆在60年代便有了原子弹,70年代初又把卫星送上了天,这些情况黄植诚都知道,作为一个中国人,他是自豪的。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如此之大的成就,哪个国家办得到?中国人却办到了,这时候黄植诚的心中涌起了极强的民族自豪感。
以前只有美国和苏联两国才有向太平洋水域发射运载火箭的能力,现在这种垄断被打破了。黄植诚觉得大陆越来越强大了,台湾若和大陆联合起来,岂不更强大?这时,另一张传单落下来,上面照的是一个大陆家庭的生活,家里摆着新家具、电风扇、录音机,合家老小喜笑颜开。
看着传单上的画面,再加上前几日渔民的言语,黄植诚对大陆的生活又多了几分向往,对台湾一味恶意的渲染也多了几分反感。
年5月13日,黄植诚按照计划完成沿台湾海峡中线飞行的训练计划。黄植诚照例驾驶飞机升上天空。这天天清气朗,放眼远望,大海和天边相接的地方微呈圆形。黄植诚驾驶飞机平稳地飞着,向左望,是大陆,向右望,是台湾。
黄植诚向大陆望去:好壮观!辽阔的大地一直伸向烟云苍茫的天边。距海岸线不远的地方,一座座高山拔地而起,像一个个伟岸的哨兵把守着大陆的大门。山下是平整的田野、蜿蜒的河流和绿色的村落。过去的几年时间,黄植诚也曾经无数次的在空中眺望大陆,但都不像这一次这样心潮澎湃。
黄植诚努力睁大眼睛向西望去,一直朝那个方向走,可以到达妈妈的家乡四川吧?妈妈离开家乡许多年了,可对那里的一切深深怀念。她曾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死后能埋在大陆,埋在家乡的土地上。黄植诚想:为何不能活着去看看这块土地?
完成飞行训练后,黄植诚请假进城给妈妈买礼物,因为第二天是“母亲节”。当黄植诚找到督察室主任,准备请假时,主任盯着他的脸说:“今天早晨训练之前,你都干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
黄植诚一愣。“没干什么。”
“没看大陆传单吗?”黄植诚说:“没看!”
“也没说什么吗?”“没有。”
“你没在盥洗室里说过‘光复大陆是见鬼吗?”黄植诚一听,非常惊讶!
原来,早晨在训练登机前,黄植诚到停机坪旁的盥洗室洗手时,想起了飞行员们看见大陆传单自天而降后四散逃开的狼狈相,他笑着自语:“见了传单都吓成这样,还说光复大陆呢,光复个鬼!那是他在盥洗室里自言自语呀,主任怎么知道的?黄植诚并不记得当时盥洗室里有人啊。
此时,黄植诚竟不知说什么好。忽然,黄植诚记起来,盥洗室里厕所的门是关着的,莫非里面有人?他又一次感到“政治细胞”的厉害。
黄植诚的心里,突然涌上来的一股强烈的愤怒,使他狠狠地咬了一下牙,说:“我没说这话!绝对没有!”眼看黄植诚回答的如此坚决,督查室主任也没再多说什么,只是说了一句你今后说话要注意一点,然后就给黄植诚批了假期。出门后,黄植诚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看来空军的“政治细胞”果然是无孔不入,以后自己还是应当小心为妙!
年5月24日,黄植诚像往常一样驱车进城,他先去找好朋友朱晁。在朱晁家里,朱晁把一张纸递给他,黄植诚接过来仔细一看,觉得心跳都快要停止了。那是一张大陆的传单,顶端赫然写着一行字:告台湾同胞书,这是他几个月来一直寻找的东西呀。
“你从哪儿弄来的?”“人家给的。”“我拿回去看看!”“行,不过千万小心!”“放心!”黄植诚说着,把传单放在贴身的衣兜里。
就在这天夜里,黄植诚一遍一遍地翻看着这张传单,传单上的每一个字都对黄植诚产生了极大的震撼,想了一整晚之后,黄植诚终于做出了那个彻底改变自己命运的决定,他决定离开台湾,到大陆去,回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故乡。
下定决心后,此后的时间里,黄植诚便开始偷偷的准备。他先是查看福建沿海机场资料,选择降落点、制定航线、计划油量,甚至还专门从作战室拿了一张百万分之一的地图,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就在宿舍里仔细研究。最后,他选定福州机场为第一降落点,那里距台湾较近,而且他也较熟悉。
3个月的时间里,黄植诚的情绪也一直处在激动和痛苦的矛盾中。一方面,他终于为自己选择了一条光明之路,可以回归祖国,然后以实际行动来促进祖国的统一,使其达到早日强大的目的。但是自己的离开也意味着自己即将离开将他抚养成人,极其疼爱自己的妈妈,而这一离开,十有八九便是永诀了,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无比沉重的决定,甚至超出了他所能承受的程度。
在6月中旬的一个星期六,黄植诚有一次单飞F-5E的任务,是联队作战组临时派给的。黄植诚驾机来到台湾海峡上空。这一天天气晴朗,大陆清晰在目。当时,他只要改正航向,推头加速,不用几分钟便可飞到大陆。这一刻,黄植诚心中有些犹豫,走不走?黄植诚扪心自问,手也一直放在操作杆上。但是忽然他想到今天是星期六,妈妈一定会像往常那样在门口等他,他若不回去,妈妈要等多久?想到这里黄植诚心乱如麻。
他是怎样驾着飞机回到桃园的,怎样着陆的,黄植诚一概不知。当座舱盖被机械师打开,机械师向他伸出两个指头做成“V”形时,黄植诚才意识到自己已经着落,而且自己也失去了一次绝好的机会。
此后的日子里,黄植诚竭尽所能的抽出所有的时间陪伴母亲。他知道,自己能够回家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每一晚都有可能是自己在家里呆的最后一夜。
黄植诚3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兄弟姐妹4个全靠母亲一手抚养成人。黄植诚最小,母亲最疼爱他。每次黄植诚回家,母亲总要事先炖一碗白木耳加莲籽,放在冰箱里,给他补养身体。光阴如梭,转眼20多年过去,母亲已经老去,但是依然时刻记挂着自己。
在这最后的时光里,黄植诚多想同妈妈多呆一会儿,多想再同妈妈说几句贴心话,但是他不敢。自从做了出走的决定后,想着今后再也不能对妈妈尽孝,黄植诚有时和妈妈说话甚至都带着一种忧伤的声调。他真想把一切都告诉她妈妈,但是他知道自己不能那样,他极力的克制自己,将自己的眼泪吞进肚子里。
年8月6日晚上,黄植诚与4个知心朋友一起喝酒作别。几杯酒落肚,黄植诚的头发晕了。面对着这些无话不谈的朋友,他不能自制,竟举杯说:“来,咱们一起喝最后一杯酒!”
可是让黄植诚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到了第二天,督察室主任突然把他叫去,一上来便质问到“昨天你们几个喝酒了?”“是的,主任。”“当时你讲了些什么话?”主任的双眼像剑一样刺向他。黄植诚感到一股寒气逼来。“没讲什么。”“没讲什么?‘咱们在一起喝最后一杯酒是什么意思?”居然连这个都知道?黄植诚暗暗说道。黄植诚坦然地答道:“那是喝酒后的醉话,主任您不必当真。”
当黄植诚从督察室出来时,他用力地把手心里的汗水甩在地上。“不能再呆下去了,得马上走!”督察室主任找过黄植诚后,他马上感觉到事情不好,自己的行动很有可能已经被上级觉察到了,如果再耽误下去,很可能会有其他的变故。果然,接下来发生的事业印证了他的想法,他的一次单飞任务直接被取消了。当时黄植诚正要登机,联队长突然打“黄植诚,你马上到我这里来,不要飞了。”黄植诚听了,脸白了,他感到了死亡的恐怖。
他记得在军校亲眼见到的一件事:一个教官企图弄一架T-33飞往大陆,事情败露,被枪毙了。但是,黄植诚在见到联队长时,他的心里坦然极了。联队长还是问喝酒的事,他像回答督察室主任一样做了回答。显然,由于黄植诚的坦然、镇静、对答如流,联队长不再怀疑。8日,黄植诚又被安排了一次飞行。不过,是飞双座机,可见联队长并未完全放心。
黄植诚心理十分清楚,这一次自己必须要走了,再也犹豫不得!今后政战人员和“政治细胞”将会对自己特别注意,再若失一次足,便会酿成千古遗恨!
年8月8日8时,黄植诚迈着沉重的步子走向停机坪。这天的天气好极了,阳光灿烂,几乎见不到一丝云彩。黄植诚很高兴的,这正是适于飞行的好天气。在今天,由黄植诚担任考核第5大队的新飞行员许秋麟中尉飞暗仓仪表的科目,这可是不容错过的好时机!
几天来,黄植诚偷偷地查看地图、制定航线、计划油量、选择着落地,做好了一切准备。再过一会儿,便是决定性的时刻!黄植诚心里特别紧张,宛如拉成满月的弓弦,再一用力,就会嘎然绷断。但是,黄植诚表面上却显出惊人地沉着,他不快不慢地走着,与那些熟悉的地勤人员打着招呼,脸上也尽量带微笑。
停机坪上,F-5F型飞机整齐地排成一列,银灰色的机身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远处有几十架F-5E,机身全部漆着花花绿绿的伪装色。黄植诚停住了,用深沉的目光端详着F-5F,今天他们就是要飞这种飞机。这种飞机是近两年才由美国诺斯洛普飞机公司提供零部件并派出技术人员在台湾装配而成的,是这里最先进的战斗机,号称“空军的支柱”,每架售价万美元以上。当时,这种飞机国民党空军只有二十多架。
黄植诚和许秋麟向号飞机走去,地勤人员正围着飞机在忙碌。许秋麟爬进后座,黄植诚也恨不得一步跨进座舱,却故意慢腾腾的,显得一点也不着急,用平静的声音问机械师:“全部OK?”“OK。”机械师回答。随后黄植诚爬进座舱,开始做飞行准备。
年8月8日8时18分,预定起飞的时间到了。座舱盖关上了,机械师挥挥胳膊,做出放行的表示。黄植诚笑了,向机械师伸出两个指头做成“V”形胜利的表示。每次飞行前他都要做这种手势,只是今天却有另一种含义。
飞机在跑道上疾驰,越来越快,越来越快…拉杆,机头仰起,离地!飞机像箭一样地射向蓝天。
黄植诚舒了一口气,但心里一点也不轻松。他知道,即使到了空中,飞向大陆也非常不容易。因为台湾雷达的涵盖面十分广,飞机一旦偏离航线,马上就会被发觉。就在前不久,两架飞机在海峡上空训练时,误入大陆龙田一带,战管部队立即急令在空训练的3大队4架F-飞机进行拦截,并监护那两架飞机回场落地。因此,虽然此时黄植诚已经升空,但还远不能说大功告成。
黄植诚望着台北上空的白云,想起妈妈年事已高,此一去也就是永诀了。他禁不住鼻子一阵发酸,眼睛里突然溢满泪水。做出出走的决定时,黄植诚在思想上早已经过剧烈的斗争,他曾经下了十分巨大的决心使自己忘掉家庭,忘掉亲人,特别是忘掉极其疼爱他的妈妈。但是,现在,在他的计划刚开始实施的时候,他心头竟猛然涌上几许惆怅!
黄植诚驾驶飞机向北飞去,片刻后,机身下已是一片碧绿的汪洋。台湾渐渐从视线中隐去。他向那黛色的岛,他出生并生活了29年的地方,投去深情的一瞥,然后开始全神贯注地操纵飞机。过了10分钟,他们的飞机来到了预定的空靶区。这里靠近台湾海峡中线,离台湾约80公里。
现在不走,更待何时?黄植诚紧咬住嘴唇。
“航向左”,许秋麟在后舱告诉他,“我们现在在空靶区。”
“知道了。拉上暗舱盖,开始做仪表飞行。”黄植诚说。
“明白。”许秋麟回答。后座的暗舱罩拉上后,许秋麟什么也看不见了,只能死死盯住仪表。“先做低空雷达测试科目,”黄植诚对许秋麟说,“我准备翻跟斗,注意高度。”
“是!”黄植诚首先将机外无线电切断,然后一个跟斗从0米的高空翻下来,直到20米左右时才重新拉平。
这是超低空了,黄植诚清楚,现在飞机已经从雷达的屏幕上消失了。战管部队中,准会骚动顿起!这时,黄植诚加速飞行,直奔大陆而来!
黄植诚所在的五联队,在模拟战争中担负的是攻击福州机场的任务,黄植诚平时经常研究该机场的资料,对福州机场自然十分熟悉。黄植诚按照平日模拟训练的航路,贴着海面飞向福州。
“左转,坡度40。”黄植诚默默道。
紧接着又看到一个小岛。“右转,度。”
再向前看,那是什么地方?闽江口!黄植诚的心几乎停止了跳动。一点不错,完全与平时模拟训练的一样准确!
黄植诚顺着闽江口超低空进入大陆,他首先找福州机场。按训练教材上讲:在闽江上空飞行,看见乌龙江大桥即做转弯,便可以对正福州机场。可是,在当时,江面上并没有铁桥的影子,黄植诚的紧张的心情丝毫也没减轻,因为,这时并不能说完全脱离了险境,台湾的飞机每时每刻都可能追,不光是飞机,还有飞弹。
而就在黄植诚寻找福州机场影子的时候,和他同机的空军学员许秋麟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教官,这会儿我们到哪里了?”黄植诚没有回答,他已经无法回答了。这时,黄植诚看见了铁桥,乌龙江大桥!这意味着,福州机场近在咫尺!现在该把一切向许秋麟挑明了。他命令:“打开暗舱罩。”许秋麟一声惊呼:“教官,现在在大陆!”“对。”“我们赶紧左转,90度,回去。”“我不回去了。”“什么?”
一阵沉默后,黄植诚说:“我就是要到这里来的,你怎么办?”老实的许秋麟没吱声,过片刻才小声说:“我要回台湾。”黄植诚皱起了眉头。许秋麟是个老实巴交的人,平时对黄植诚言听计从,不料到今天他却提出了相反的看法。究竟如何是好?黄植诚陷入了犹豫,虽然自己可以带他一起降落,但这毕竟是自己一个人的意愿,而不是许秋麟的选择。再三权衡之后,黄植诚决定将许秋麟送回去。
但是送他回去无疑将要冒极大的风险,他们的飞机从雷达上消失已有40多分钟了,空军一定在寻找,甚至可能已派战斗机前来。但是黄植诚仍然决定冒天大的风险,也要先把许秋麟送回去,绝不能干不光彩的事情,叫别人指着脊梁骨说话!随后,黄植诚调转方向将许秋麟送到了东引岛。
9时,黄植诚驾驶飞机飞到东引岛以西2公里的海面上。“我只能送你到这里了。”黄植诚对许秋麟说,“你跳伞吧,东引岛的人会发现你的。”“明白,教官。”“跳伞!”一声轰响,飞机像打摆子一样剧烈摇晃了几下,又恢复原状。黄植诚并不急于离去,而是在空中盘旋。他要等看到许秋麟的降落伞张开后才走。一顶五彩降落伞在空中出现,向东引岛冉冉飘去。黄植诚马上掉转机头,重新飞向大陆。
随着飞机逐渐的接近福州机场,黄植诚按照“通告”中规定的程序做了一遍:摇晃机翼,减低速度,放下起落架。然后开始着陆米,米,米..…接地!飞机成功安全降落,然后,缓缓地在滑行道一端停了下来。这一刻,黄植诚的心才算彻底的放了下来。
他打开座舱盖,摘下氧气面罩。他看了一下时间:9时28分。黄植诚驾驶飞机从起飞到现在,一共用了66分钟,但在黄植诚看来,却像过了整整1年。此时,黄植诚感到自己像一个久病初愈的人,全身没有一丝力气。
黄植诚抬起头,发现今天的太阳是那么的明亮,许多人向飞机跑来。黄植诚缓缓从座舱里站起,推开前座舱盖一个小巧的梯子靠在地面,手抱飞行头盔站在舷梯上。当机场站长为他解开伞绳时,黄植诚高兴地说:“我早就盼望回到大陆,现在这个愿望实现了!”
这是,黄植诚第一次踏上大陆的土地,但是他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踏实,那种游子归家的归属感让他不禁泪流满面。黄植诚的到来,受到祖国和各界人民的热烈欢迎与高度赞扬。福州部队和空军领导机关先后召开欢迎大会,表彰黄植诚的爱国、正义行为,奖励他人民币65万元,并批准他参加人民解放军,任命为空军某航校副校长。
随后,黄植诚驾机回归大陆的消息就传遍了全国,而黄植诚在大陆的亲人知道这个消息后,也纷纷和黄植诚取得了联系。
黄植诚的父亲黄汝森是广西永淳县人,母亲是四川重庆人。在福州开往北京的列车上,黄植诚接到广西横县老家6位亲叔父和7个堂兄弟发来的贺电、贺信。他读完函电之后说:“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我在台湾听说,大陆的亲戚早就饿死了。万万没有想到故乡还有这么多亲人,现在我在大陆的亲人比台湾还要多。”
一到北京,黄植诚就赶到长城脚下,一口气连续攀登了两个烽火台,看着蜿蜒无尽的万里长城,黄植诚十分的兴奋。抚摸着长城上的古城墙,一瞬间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浓厚的爱国之情,涌上了黄植诚的心头。这一刻,黄植诚感觉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这也是推动黄植诚驾机归来的强大动力。
当8月11日福州军区司令员杨成武,把65万元奖金的支票交给他时,黄植诚表示:“奖金太多了,我不是为钱而来的。”是的,黄植诚在台湾的生活境遇并不差,而且前途很光明,而他之所以肯冒着生命危险和对于未来的不确定驾机回归大陆,就绝不是为了名利。他为的是寻找自己内心的归属,希望和平统一祖国。
随后,黄植诚接受中央领导的建议,到东北参观游览,访问了沈阳、鞍山和大连。在东北,黄植诚参观了沈阳重型机器厂、飞机制造厂等大型企业。看着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新式武器和战斗机,黄植诚感到前所未有的自豪。
在辽宁省政协举行的茶话会上,黄植诚会见了各界人士,在会上,省政协副主席牛平甫还即席为黄植诚赋诗:
银燕冲空破云回,英雄怀国总思归,阿里山头松千树,针外心向祖根飞。
祖国统一世所期,骨肉岂为海峡离,俊杰逢时善自取,捷足先鞭树义旗。
年9月3日,黄植诚收到他的大姨妈董玉如、二姨妈董元珍、四姨妈董玉华、四姨父廖峻衡、舅妈邓绍群联名写给他的信。信中说:“几天来我们认真地端详着报上所登载的你的照片,很想从你的容貌中找出你爸爸妈妈身影的痕迹。30多年了,我们是多么思念离开了我们的五妹一你母亲董素芳啊!”
9月5日上午,黄植诚通过长途电话,用四川话依次与在成都的3个姨妈讲话。黄植诚说:“我妈妈在台湾身体很好,非常想念你们。妈妈常常跟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念叨你们,特别是大姨妈。逢年过节妈妈都祈祷你们平安。我回来后一直很忙,等这边的事完了以后,我一定尽快去成都与你们见面。”
黄植诚打电话时,时而静听姨妈的讲话,时而发出爽朗的笑声。他对70多岁的大姨妈说:“您的声音太像我妈妈了。”此时的黄植诚听着电话另一边的声音,又一次想起了远在台湾的母亲,但是他知道自己已经永远没办法再回去了。
9月6日,黄植诚回到大陆后第一次当面会见了自己的亲戚、来北京出公差的堂兄黄植鸾。黄植鸾当时53岁,在柳州行政专署工作。黄植诚见面后的第一句话是:“你是我回大陆后见到的第一个家乡亲人,将来我一定要回老家去看看。我这次回大陆,也是要来寻根续谱的。”黄植鸾说:“我小时候和六叔黄汝森很熟。30多年前,他驾飞机去了台湾,30多年后,你又从台湾驾机飞回祖国大陆。”
从黄汝森到黄植诚,三十年的时间里,一个离开,一个又回来,这也是一种宿命的轮回。黄植诚为了国家统一而回归,他的冲天一飞,是两岸统一的一个信号。这一飞越海峡的壮举,在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中激起了强烈的冲击波,这使世人明白,台湾同胞,包括在宝岛上出生的一代青年,是多么渴望祖国的统一。两岸统一的局面必将出现,这是人心所向,潮流所趋,也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