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葙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青城山,此生愿为青城客 [复制链接]

1#

蜗居都市愈久,愈是忍不住梦想,是否会有那么一天,我能住在一个面朝青山绿水长流的地方?每当这种时候,心头泛起夏日青城山的幽然恬静,忍不住就想前往隐居些时日,让那里的青山绿水好空气对每日在城市中吸进污浊和废气的身体来一次彻底的清洗。

有时候,禁不住突发奇想,过去的青城山是否和我们现在看到的一样?翻阅青城山的历史,名山大川与文人墨客的相遇最让人心动。年,黄宾虹在初春清晨的山路漫步,突遇暴雨,在雨中且行且坐,尽赏雨中青城景致,归来后灵感骤发,终得十余幅《青城烟雨》。年,张大千携全家寓居青城山上清宫,创作了上千幅作品,并篆刻图章自号“青城客”。即使晚年远居巴西,而今能画不能归”,仍凭早年记忆创作出巨幅山水画《青城山全图》.一抒对青城山水的思念之情。年夏,追随张大千的足迹,徐悲鸿先生在天师洞独居一室潜心创作,先后完成了《国殇》《山鬼》《奔马》《天马》等多幅佳作。难道先生灵感也因彼时青城的悠远和宁静而激烈迸发?年丁聪、吴祖光和吕恩结伴去青城游玩,山中偶遇徐悲鸿,丁聪由此得到大师赏识....

记忆中,某一年初夏的青城格外幽静。青城山在清晨的微雨之中宛如一幅泼墨山水,我在山路上不停深深呼吸清凉的空气。黄昏时分,晚风柔柔轻拂。上清宫外两株古老的银杏默默静立,小松鼠在树间跳来跳去,几位远道而来的居士在空旷处低声说着什么。道家有道家的青城,画家有画家的青城,我的青城是什么?一个人独坐凉亭,内心平静安然。

傍晚独自在上清宫内晃荡,在偏殿看”张大千、徐悲鸿图片展”。昏黄灯光下,走入大师浓墨淡彩的世界。殿外传来咚咚脚步声,胖师傅面相和蔼,端着装满水的塑料脸盆走进,见我慌不迭作势退出,只是和蔼问一句:“看完没有?”在上清宫的客房内,夜已深,却是睡不着,难道因为夜太静?走出房间,外面空旷无人,天上挂着一轮并不明朗的月亮。月光黯淡,黑黢黢的花园人影晃动,心内一吓,差点拔腿就往回跑,步子却没迈得动。再定神,是位梳髻道长在舒臂展拳——难道是传说中的青城派武功?

叫人念念不忘的,还有天师洞。年前,这里曾是张道陵的修炼之处,他在天师洞前亲手种下了一棵银杏。历尽千年沧桑,银杏依然青翠如昨,每年可产一两百公斤白果。除了这棵树王,洞观四周还另外植种了一些银杏,同样的粗壮挺拔。每年秋天,枝叶从道观飞檐间探出头来,把屋顶和地面染成一片金黄。有太阳的日子里,在天师洞前的茶座小憩,泡上一杯号称“青城四绝”的洞天贡茶,或者来一杯沁人心脾的冰镇酸梅汤,看着绿树、溪流、栈道,怎一个幽字了得眼前银杏飘落,简直就是神仙般的日子。

如果不想买票进景区,附近也有几个免费的好地方,同样可以体验青城之幽。建福宫坐落于前山大门外,这座古色古香的建筑被高大的桢楠树林笼罩在一片绿荫之中,到门楼喝一杯清茶,享受一个清凉的下午,也是一件美事。或者,干脆就沿着那条陡峭的山路,步行前往丈人峰下的玉清宫,这里环境清幽,景色秀美,据说还是当年张大千画青城十景的写生之处。在玉清宫享用一一顿具有川西传统风格的饭食,甑子饭、米汤、豆花、豆浆都很健康自然,还少不了青城山的传统美味一-冰镇酸梅汤。玉清宫的前任道长是一个传奇,这位鹤发童颜的乐观老人对询问他年龄的人总是哈哈一笑,说自己还是娃娃家(四川方言,意即小孩),直到道长驾鹤西去,人们才从身份证上获知其实际年龄岁。

这样清心养性的地方依然有着不少美食。青城山以银杏树闻名,自张陵创立道教以来,山中道士就喜用白果炖雄鸡待客,其汁鲜味美,清香不腻,成为青城山最负盛名的一道美食。此外,出得前山山门,路边有很多打着“x鸡肉”招牌的农家乐,其数量之多,叫人疑心来到养鸡场基地,难怪有人戏言走在青城山山门外像是陷入了鸡肉的汪洋大海。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罗鸡肉”的名气,一朝出名,趋之者众啊。“罗鸡肉”是一家特色农家小馆,鸡肉皮脆肉香,红油调料鲜香麻辣,很多人驱车专程前来大快朵颐。当然,也有更多人感觉现在的罗鸡肉在盛名之下已难副其实了。

其实,广义上的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很多人分不清两者区别。其实很简单,来听听美国探索频道旅游专题栏目制片人的回答吧,这位先生对青城前后山有一句幽默而精辟的解释:青城前山很中国,青城后山很四川!这句话隐含的意思为,前山的道教宫观等人文胜迹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后山的自然风景和遍地农家乐则更多体现出四川人的闲适生活。那个初夏,漫步在青城的小路,五月的微风略有凉意,不时有人在山路上小跑着与我擦身而过。很多老人都喜爱来到青城山避暑,在当地的农家乐常住,每日登山如散步。眼见他们这般闲云野鹤般的日子,真是惹人美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