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研讨会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23/5782278.html提示:
实验室依托三亚市南繁科学院的骨干力量,利用其科研资源,致力于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积极从事农业技术服务与推广,以热带农业转型升级为己任,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加快培养行业急需的人才,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品种和栽培技术瓶颈问题。团队不唯学历、不唯职务,不唯职称、不唯奖项(“四不唯”),不论资排辈,以人才共同成长为要点,在项目申报、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人才梯队,使得人人均有科研任务、人人有机会主持科研项目,从而推动人才队伍的建设加速。
目前,实验室已有省委联系服务重点专家1名、省领*人才1名、南海英才1名,省其他高层次人才2名。在省、三亚市工会的支持下,由实验室主任、全国先进工作者、省委联系服务重点专家陈冠铭研究员领衔,成立了首批省级和首个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并在三亚市人才专项经费支持下建立了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团队、花卉技术集成创新团队、南繁成果推广与服务团队和南繁硅谷规划研究团队,自年以来获得省级成果一等奖1次、市级成果二等奖1次、市级成果三等奖1次,市委*校优秀课题二等奖1次。每年指导高校本科生和硕士生10余名,年1人荣获优秀毕业论文奖。另外,还指导三亚市一中获得海南省第3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2项,三亚市年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实验室成功研制“牛美龙三号”甜瓜,因其更佳的品质、高的产量、更低的价格,在市场上淘汰了日本品种,深受农民好评
引进特色种质资源培育农旅融合产业
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建设是自贸区(港)建设先导性项目之一。南繁育种海南省工程实验室积极利用南繁科研优势,对接国内外相关专家,积极引进适合海南的作物种质资源并进行开发利用,年获得了海南省农业农村厅专项经费的支持。
实验室积极与南繁专家合作,快速整合内部资源,稳步导入外部资源,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与企业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目前,实验室引入的甘薯、石斛、麒麟果、月季、暹罗斗鱼、巴沙鱼等资源已经实现了工厂化育苗。实验室创建木本蔬菜种质资源圃,共保存木本蔬菜资源达37个物种,种植余株。另外,实验室还创建了热带珍果园。为了实现企业农旅融合发展,实验室与海南田横五百科技有限公司的省级共享农庄合作,建设热带珍稀果园,引种了树葡萄、泰国樱花、越南牛奶果、巴西甜樱桃等30个品种。
近年来,实验室致力于拇指花(试管植物)旅游产品研发,掌握了鸡冠花、青葙、微型玫瑰等拇指花的培养基配方,研制出“拇指花”这类农旅融合产品,该项目在年中国(郑州)粮交会、年的海交会、年科创杯创业大赛、-年三亚文博会上均成功展示。另外,实验室也积极探索药食同源旅游产品研发。基于“药食同源”理念开发的产品越来越多,市场需求不断加大,已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实验室围绕这一热点陆续开发了系列产品,包括金钗石斛超微粉、金钗石斛干条、铁皮石斛花茶、鼓槌石斛花茶、忧遁草茶、黑面将*茶、南非叶茶、辣木酱等,产品创新性强,市场前景广阔,已申报专利3项。
在第三届三亚国际文博会展会现场,由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研制展示的拇指花五彩缤纷,十分具有观赏价值。图/三亚新闻网
积极推动南繁成果转化服务于农业创新
海南南繁基地是我国新品种研发的宝库。实验室作为扎根地方的科研机构,一直以南繁成果转化为己任。目前在厚皮网纹甜瓜、玫瑰、石斑鱼方面取得了产业化突破。通过与南繁单位合作、反复试验,筛选出了优质、高产、高抗、耐密植的新品种“红冠”,已成为海南主要栽种的甜瓜品种之一;同时在江西、湖南、福建、陕西推广种植。积极在全省推广订单农业,通过与企业合作,引进日本网纹甜瓜,帮助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问题,目前甜瓜“玫珑”品牌成为市场新宠,在电商产品中一枝独秀。为解决日本品种“一种难求”且价格昂贵的问题,成功筛选出了替代品种“牛美龙”,其综合品质已超过日本品种,具有更长的货架期。
实验室与亚龙湾玫瑰谷紧密合作,破解产业技术难题。将适宜温带种植的玫瑰花在三亚热区试种成功,结束了海南没有月季鲜切花的历史。双方共同完成的项目“热带地区切花月季品种与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获得了获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引进百合资源并解决其在三亚的设施栽培技术,告别了海南不能生产百合花的历史。共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6个。百合和露地花卉现已成为玫瑰谷景区的主要观赏单元,取得了显著的旅游收益。
实验室与三亚福联水产发展有限公司密切合作,摸索出一套独具特色的石斑鱼生态养殖技术,熟化了老鼠斑、蓝子鱼混养模式试验,有效提高了老鼠斑的抗病力和成活率,增加了经济产量,同时,减少了日常换水次数和换水量,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节约了海水资源。
实验室与亚龙湾玫瑰谷紧密合作,将适宜温带种植的玫瑰花在三亚热区试种成功,结束了海南没有月季鲜切花的历史
当好智库
服务于南繁硅谷规划
年4月12日,习总书记在视察三亚市海棠区南繁基地时,强调“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国家宝贵的农业科研平台,一定要建成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实验室作为服务南繁的创新团队,一直积极参与和推动南繁管理体制改革、基地规划和产业规划。所著的《中国南繁发展与产业化研究》在年12月获得海南省社科成果一等奖。年所著《国家南繁硅谷产业规划研究与报告》,其核心成果受到省领导的肯定。新著的《南繁硅谷服务平台创建与运营研究》也已纳入中国科技出版社出版计划。
目前实验室作为三亚市南繁科学院的主力正服务于以南繁为主题的崖州国家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并积极筹划推动中国南方DUS测试与国际合作中心、中国南方新品种登记与国际合作中心、中国南方种子种苗质量检测中心等项目落地,积极对接种业领域知识产权制度创新,加速南繁产业化进程。
南繁育种海南省工程实验室青年研究者在查看种质资源
面向“一带一路”
让南繁走出国门
年10月,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的2名副教授和4名硕士研究生来到南繁育种海南省工程实验室,学习甘薯茎尖脱*培养、燕窝果茎短组培快繁、石斛的栽培管理、石斛茶加工、珍果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以亚龙湾国际玫瑰谷为代表的三亚农旅融合产业运营模式。通过这些国际科研学术交流,不仅让南繁科技走出了国门,也促进了双方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加深了我国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科研人员之间的友谊。
实验室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工作需求为导向,以项目建设为纽带,以专业创新为主体,服务于南繁硅谷规划与建设,服务于热带高效农业发展。“不负春光,茁壮生长”,是这支团队在海南岛这片热土上最热情的呼喊。累累硕果,无不彰显着团队奋发向上的活力和敢于拼搏、敢于创新、敢于人先的精神。
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师生在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水培蔬菜基地与科研人员交流。武威摄
(作者单位:南繁育种海南省工程实验室)
—END—
来源:《今日海南》年第4期
文字编辑:王亦晴技术编辑:*慧
图文统筹:王群存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历史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