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名小说
第一次看《步履不停》,是好多年前了,喜欢得不得了。那一年还有一部日本电影《入殓师》也大出风头,相比起来,我还是更喜欢是枝裕和这一部,不刻意地,内心就被打动了。
喜欢是枝裕和,是从《下一站天国》开始的,之后一口气把他拍过的所有电影都找来看了。他拍的都是平常人家的平淡生活,镜头却特别特别的美,每一帧都像画一样。
最近,知道《步履不停》出了纸质书,就找了来看。这一回,我才留意到,植物在小说与电影中都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呢。
电影海报
《步履不停》这部电影,讲述了横山家的一天。父亲是退休医生,母亲是家庭主妇,大哥纯平品学兼优,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医生,被父亲视为诊所的接班人,却为了救一名溺水的少年而英年早逝,成为父母心中永远的痛。老二良多,从小生活在大哥的阴影下,一直为得不到父母的重视而耿耿于怀。人到中年后,已成家的良多与父母的关系也不怎么好,全家人只有在大哥的忌日这一天才勉为其难地聚在一起。
就是这一部一部平淡如水的电影,却打动了全世界的观众。在西班牙参加影展时,一位中年男子直接走过来问是枝裕和,“你为什么如此了解我的母亲”?
母亲的插花
良多一家回到老家,首先出现的,是玄关旁摆着的母亲插的花。
“我记得从小时候起,家里就一直摆着花。我母亲虽然对吃的和穿的是能省就省,但对于花却特别不一样。想起母亲插花时的表情,似乎散发着少见的祥和气息。”
“这是很久以后的事了:当我收到母亲病倒的通知,慌忙赶回老家时,玄关也已经摆好过年的应景花卉。我记得那时摆的是菊花、水仙和康乃馨,还用了类似南天竺的红色果实点缀。后来问了姐姐才知道,原来那叫朱砂根。虽然用的各类很少,但简单利落,确实散发着过年的气息。”
“过了初七,玄关的花已经枯萎了,我们还是舍不得丢掉。也许是因为我们心里已隐约感觉到,那将是母亲最后插的花了吧。”
纪念大哥的菊花
坐定后,母亲领着良多一家给大哥上香。“佛龛里供的是白色和浅紫色的小菊花,在花的旁边,照片中的大哥露着自在的笑容。”
下午,全家人去墓地给大哥扫墓,母亲“再取出家人带来的菊花,细心地分成两束,供在墓前......从她的眼神中,我感觉到了她对大哥那强烈的执着......”
父亲亲手种下的百日红
在小说与电影里,出现得最多的是一株百日红,成为横山家的象征。
“起居室的檐廊正前方种了一棵百日红,在夏秋之际会开红色的花朵。就像现在,粉红色的花朵在九月的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父亲好像对这棵树有着特别的感情,可能是因为他种下这棵树的时候,正好也是他在这里开办自己的诊所的时候......有时候难得在别的季节回家,若没看到庭院里开花的百日红,甚至会觉得好像不是回到自己家似的。”
跟家人没话说的父亲,却很细心地把落在院子里的百日红捡了起来
读到这一段时,我直觉应该就是眼下开得正盛的紫薇(点击蓝字可查阅)。因为叫百日红的花虽然有好几种,但青葙与千日红都是草本植物,而书里写得很清楚,这是木本的,一棵树。再重温电影,果然是紫薇。
孙子女在紫薇树下玩耍
这株百日红深受全家老小的喜欢,在小说里出现了很多次,树下的落花也被珍惜地捡起来插在房里:
“吃过晚饭,把碗盘全部洗完后,母亲一个人坐在厨房的桌子前织蕾丝。桌子上,白天捡来的百日红插在水杯中,在那下面也垫着蕾丝的杯垫。一定是母亲手工做的吧。”
夜里,良多走进关着灯的厨房找水喝。“走廊尽头的那间听不到说话的声音,可能父母都睡了吧。我从餐橱拿出杯子倒了水喝。厨房桌上,那朵粉红色的百日红在黑暗中显得很亮眼。”
餐桌上插着父亲捡回来的百日红
在良多的记忆里,还有另一株百日红,留在童年的记忆里:
那是全家人刚搬到这里的时候,良多与大哥、姐姐一起在中学的后方发现的,这棵百日红的树枝长到外面来了,花朵一直垂在路边。良多碰掉了一朵花,舍不得丢,把“偷来的花”带回家送给了母亲。
“第二天早上,我发现百日红被供在了佛龛前。有一阵子,我每次看到那朵百日红,都觉得是老天在指责我的罪过,感到很不安。”
“从那之后已经过了三十年。现在我眼前的这朵百日红和当时同样的鲜艳漂亮。也只有那个美,是和三十年前一样的。除此之外的一切,几乎都不留痕迹地改变了样貌。”
是啊,风景依稀似旧年,风景依稀,又何曾似旧年?
大哥墓碑前的向日葵
下午,良多一家和母亲到达大哥的墓地后,却发现墓碑前已供奉着一束向日葵,不知道是谁送来的。
母亲猜会不会是自从大儿子离世后就再也没见过面的儿媳,“她要是都来了这儿的话,应该也会来家里吧?”
良多猜可能是被大哥救起的少年,母亲却冷淡地回应,“他才没这么懂事呢......”之后更取出向日葵,丢到了一边。在良多看来,“母亲的表情僵着,像是不喜欢自己的儿子被莫名其妙的人碰到似的。”
但良多喜欢这束向日葵,“在大哥不算长的人生里,也许有某个我们不认识的人,知道大哥喜欢向日葵,因而特地到街上买了花来到这里也说不定......如果真是这样,也算是不错的人生”。
而在电影里,向日葵也不止一次地出现在了良多家邻居的门前。在家人眼中古板、冷漠的父亲,在邻居老太太眼中,却是“希望我走的时候你在我身边才安心”的好大夫。
因为这些常见又熟悉的植物,我又重温了两遍这部电影。之后,我才想起来,是枝裕和对植物的偏爱应该不是偶然吧。在去年的《海街日记》里,也出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樱花长路,粉红色的樱花开得如梦似幻,美得令人窒息;四姐妹老宅里那株老青梅树,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在去年出版的散文集《有如走路的速度》里,是枝裕和有一篇写到波斯菊:
“小时候,家里有一个小小的院子,常年种满花草。波斯菊长出花蕾时,就会引来许多尺蠖,我的任务就是用一次性筷子把它们一只只捉住再用掉。九岁从这里搬走时,我偷偷将以前收集的波斯菊种子撒在院子里”。
很多年后拍《奇迹》,他来到熊本,在一个残破的院子里发现了大片的波斯菊。想起自己的童年,他笃信,这一定是以前住在这里的那户人家搬家前撒下的......休息时间,他和孩子们一起收集波斯菊种子,装进随身携带的薄荷糖盒子里带回了东京,种在自家的阳台上,“今年秋天也许就能欣赏三种颜色的波斯菊了”。
波斯菊,戒贤摄
就像他的电影,是枝裕和倾注了温柔与爱意的这些草木都是很寻常的,但在他的文字与光影中,却焕发出了不寻常的细腻光泽。这位大叔,有一颗多柔软的心呢?
电影里,一年一度的家庭聚会结束后,是枝裕和用几句平淡如水的旁白交待了之后几年的事:
这几句平淡的话,直接引爆我的泪点。
前几天听梅艳芳的老歌《似是故人来》,里面有句歌词听得我唏嘘不已,“离别以前,未知相对当日那么好”。人总要失去后才懂得珍贵,然而,正如是枝裕和的痛,“人生路上,步履不停,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
文章与植物图片(除注明出处外)均为作者原创
欢迎分享你拍的植物美图
植物上瘾者
发现每种植物的独特之美
慕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