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葙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在经济低迷和疫情常态化双重作用下,普洱茶 [复制链接]

1#

一场疫情,打乱了所有人前进的脚步。

一切计划变成了“等疫情结束以后吧......”

绿码、口罩、做核酸.....变成了出行必备三要素。

还记得疫情之初,大部分人都以为疫情很快就会结束。年1月爆发,我们以为2月就好了;大家都以为在家闷一个月,怎么也把病*闷死了,但是没有。

然后我们以为3月一定会好。

春天来了,天气变暖,病*怕热就会自己消失,但是也没有。

事实是,直到两年后的3月,我们还在辛苦抗疫,而且依然不知何时才会结束......人类抗疫的脚步永远追不上病*变异的速度。

经济下滑,疫情严重,国内外局势严峻....生活似乎已经糟的不能在糟了。

做为茶人的我,也许是因为常年喝茶的缘故,养成了不急不躁的性子,总觉得大环境下没关系,少挣少用,多挣多用就好,也不像其他人那么焦虑。

直到前两天,一位客户跟我说,要把春茶的订金退了,今年不打算囤茶了,局势紧张,还是把钱攒下来,先囤粮食再说.....就这个该不该存茶的问题,我跟他也讨论了一番,今天也想借这个机会,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这个话题:

疫情常态化,普洱茶究竟是要炒?还是藏?又或是喝?

01

关于“炒”茶

自年春节疫情爆发以来,全球经济下滑。在市民消费能力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普洱茶同行普遍反应生意不好做,销售量远远不及以往。按理说,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茶叶行业应该回归理性发展,但是小编竟然听闻,有少数普洱品牌茶品,特别是老茶,被炒到价格新高。

比如这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某品牌年的班章六星孔雀青饼,网站报价竟然高达万元每件,折合每斤茶叶62.5万元。

某品牌某号一件茶由之前的几万块一件暴涨到一百多万。

某品牌年某姣某凤古树茶网站报价已经由出厂时不到4万,暴涨到42万元每件。

姑且不论这些骇人的老茶、中期茶是否真实的线下成交,不可否认的是疫情刚爆发之初的年,普洱茶圈的炒作再创新高。

也有一些厂家,专门聘请某些所谓的“大师”、“专家”,鼓吹普洱茶越老越升值,每年的价格一定会上涨,某些厂商还将自身产品的价格每年都上调20%以上,以此推高老茶的价格。

近期更听闻一些客户说,在某些城市,专门有些所谓的大品牌,打着公益的幌子,专门免费给那些退休的叔叔阿姨们上茶艺课,鼓吹老茶的功效,最后以非常高昂的价格把那些成本低廉的所谓的老茶,推销给了这群对茶一无所知的退休大爷大妈们。

还记得年普洱茶的那次大崩盘吗?

崩盘前,普洱茶被疯抢,不管什么品质、什么品牌的普洱茶,都有人排队争夺。当时买茶人的心理就是买到就是赚到,普洱茶的价格随着年份的增加价格一定会以至少每年20%的递增,市场上早就失去了理性。不仅云南在拼命生产普洱茶,茶青原料不够的情况下,广西、广东、福建的茶叶都被运到云南压成饼当普洱茶售卖。

据我老公回忆,当时他所在的茶厂,每天都有人抱着现金排队买茶的,大家已经完全失去理智了,买的时候,不认厂家,不管品质,只要打着“云南七子饼茶”字样,一定是被疯抢的对象。

当年经历过这场“抢夺”赛的朋友们,现在回忆起来,简直是一地鸡毛,细品当时抢来的普洱茶,怎一个难喝了得啊!

所以,当时形成了一个怪象,“卖茶不如炒茶,喝茶不如炒茶”的恶劣风气。

茶叶都被拿去炒了,还有人会关心它的品质吗?

当然,我也不是说所有的老茶都不好。

普洱茶优质的老茶价格高是因为其稀缺性和特有口感产生的品饮价值。

只有原料好、制作工艺精良、存储环境良好的老茶,才有可能增值。

个人认为,“炒茶”属于典型的投机行为,更是典型的“箩筐套鸟”,炒作初期进入可能会获利,但末期进入的绝大部分人属于“被割韭菜”那一类。因为被爆炒

的茶叶的价格远远脱离了商品的基础价值。

02

关于藏茶

茶友们藏茶的理由很简单,无非就是精品老茶稀少,价格高,难寻好茶,要么消费不起,要么无法辨别老茶的真伪。

因此,很多茶友们会选择自己收藏新茶,慢慢存放,慢慢品饮,这是很多人的初心。但是,也有部分茶友是抱着这样的心态,趁现在有实力,多买点,一方面自己也可以喝到好茶,另一方面万一以后涨价了,那还可以拿出来卖掉,价格好的话,这些年喝的茶不就免费了吗?既有好茶喝,还能赚钱,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又会出现一批另类的“玩家”。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有钱却不懂茶”,然后瞎买一通,家里堆了很多的茶,好与不好也不大清楚,更有一些玩家,对自己非常自信,认为自己买得茶贵,那都是好茶。

请记住,“好茶一定贵,但贵茶不一定好”。

对于这波茶友,小编有话说:

首先,家庭存茶条件有限,很难让茶品获得最佳的转化,除非你有专门的房间存茶,否则,请放弃大量囤茶的想法。

其次,茶叶流通渠道有限,变现还是不那么容易。

最后,时间成本很大,难以在短时间获利。

基于这三点,建议有藏茶需求的茶友们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需要大量囤茶?

少量收藏,方便自己喝还是可以的,但一定记得量力而行。

比如,小编的一些客户会选择每年自己喜欢的山头茶,每座山3-5公斤,压饼存放一些,当年喝掉一些,这样即喝到每年的新茶,也可以慢慢存放去感受普洱茶后发酵所带来的口感滋味变化。

03

关于喝茶

茶叶做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它最大的价值就是饮用价值,如果背离了它的本质,就失去了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与方向。

脱离品饮去炒作,那就是偏离了喝茶的初心。

但是,喝茶,我一直提倡的是“拾级而上”,一步一步慢慢来,不要一来就去追求老茶,追求高端茶。

有句话这么说---德不配位!老子的《道德经》里的“德”字,我们可以理解为认知。意思就是我的认知和我的行为它是否一致?喝茶时一个人与自然打交道的一个过程,我们需要慢慢去适应它,相互磨合。

如果一个从没有接触过普洱茶的人,一来你就喝很高端的普洱茶,即便你买到真的好茶,你也不知道,这款茶究竟好在哪里?但是你也不能去买那种劣质茶,最起码它的价格要跟市场相吻合的。

比如一款茶,它的原料在茶山的价格是2千,但是山下你看到的却只卖元,那他说再大的福利都不要去相信他。了解市场发展规律,能让你选购茶品时有更清晰的头脑。

当我们把目光都放在茶叶品质上,而不去追求那些所谓的“外包装”时,相信做茶的人会更加用心去做好茶,有需求才会有市场!

好的新茶才能陈化出好的老茶,原料品质是老茶增值的基础,健康好喝的老茶才是真正能经得起考验的好茶。

疫情影响下,经济下滑,炒茶囤茶不是明智之举。

但是,喝茶还是有必要的!繁忙紧张的生活重压之下,人总要有放松心情的时候,喝酒嗨歌、四处玩耍已非常难得。

闲暇之余,三五好友围坐一起,泡上一壶好茶,谈天说地,相互赋能,不仅放松了心情,还能给自己身体排*,何乐而不为呢?

点击上方蓝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