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xxzywj.com/m/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要确保春耕不误农时,确保夏粮丰收。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当前北京正处于春耕生产的关键阶段。日光温室内的蔬菜已完成换茬,正开启新一轮播种;塑料大棚蔬菜正在定植;露地蔬菜的生产育苗工作即将开始;小麦等粮食作物正视情况开展浇水、施肥等春季管理。今年春耕受疫情影响,出现了一些新的“痛点”问题,比如农企缺钱、缺技术、物资运输不畅等。为保春耕稳生产,本市打出“组合拳”,逐一攻克。一系列举措让“藏粮于技、藏粮于地、藏粮于家”落到实处,不仅稳定了产量,还增加了效益。为此,北青报记者近日赶赴各远郊区蹲点采访,记录下农民春耕作业、“与农时赛跑”的一个个实景。
保底线
北京划定万亩永久基本农田
眼下,农户们已经开始在大棚里劳作。昌平区的一家农业合作社里,农户在保持合理距离的前提下种植菠菜、大蒜、圆白菜等蔬菜。“3月是春耕蔬菜的定植期,现在蔬菜种苗获取难、运输难,幸好有农业部门为我们提供了24万余株优质蔬菜种苗,才得以及时进行蔬菜定植。还有植保站、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人员上门提供种植方法和技术指导,让我们对春耕充满信心。”该合作社负责人说。
当前,全市农业系统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同时,正全力组织春耕生产,确保不误农时。北京永久基本农田的面积是多少?根据“十三五”规划,年全市农业生产空间将压缩至万亩,其中粮田80万亩、菜田70万亩、果园万亩。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北京市调出的耕地面积,有的用于植树增林,有的用于休闲观光,体现出农业的生态价值。而在万亩的有限面积上,逐步向高精尖调整转化,满足市民诸多的生产生活生态需求。
保农资
今春全市叶菜育苗占比增加到60%
疫情之下,做好农资供应保障尤为重要。
“第一道难关是育苗关。育苗是个技术活儿,用工量相对较多。”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育苗科科长曹玲玲说,鉴于疫情防控的要求,外来用工不好找,本地熟练工人也略显不足,直接影响到分苗、嫁接、定植等环节。
在此背景下,本市一方面从技术上调整育苗方式,尽量用机械代替人工;另一方面从策略上调整育苗品种,减少用工需求大的嫁接苗产量,增加叶类蔬菜育苗量。“今年春茬蔬菜育苗生产中,叶菜育苗占比由去年的55%增加至60%。因叶菜育苗时间短,有助于尽快恢复农业生产,保证应急储备的需要。”
种子和化肥也是春耕必备农资。据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已储备种子万公斤、化肥3.96万吨,可以满足需求。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北京的“菜篮子”由京郊菜园子生产、外埠供应共同解决。为解决京郊菜园子资金紧缺的问题,市农业农村局一方面对接银行协调贷款需求;另一方面对接担保机构,发挥政策性担保作用。为解决外埠运输不畅的问题,本市则积极协调打通跨省农产品和农业物资运输绿色通道……在各项措施保障下,全市“菜篮子”稳产保供工作扎实推进,复工复产进程不断加快。
保稳产
“京采6号”番茄5月上旬结新果
“用科技种地,预期亩收益比原来至少翻5倍!”今年春耕,怀柔区久木合作社引进新技术,拿出5个蔬菜日光温室,改种高品质番茄。对于今年的首次尝试,合作社负责人充满信心。
有道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不久前,怀柔区久木合作社拿到了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提供的约1.6万株番茄苗,刚刚完成定植。“我们给合作社提供的是‘京采6号’优新番茄品种,吃起来口感更好,‘身价’当然也更高。”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蔬菜作物科科长徐进说。高品质番茄生产需要配套新技术支撑,但受疫情影响,合作社所在村域仍处于封闭管理状态,徐进无法现场指导,他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