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没有发现,曾经喜欢在朋友圈晒娃的人,在孩子上小学后没多久,几乎都不约而同地“消失”了?
他们不再一天发十几张孩子的生活照,不再因为孩子学会了新技能大惊小怪,不再放孩子儿童节表演的视频……从频繁刷存在感到人间蒸发,是因为他们被吐槽得多“天天晒孩子”,还是因为他们觉得“号”练废了,不值得晒?背后的原因,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娃过了4年级,纷纷从父母的朋友圈“消失”?
亲子育儿专家杨樾做过一个长时间的调研发现,超过70%的孩子在上小学四年级之后,就从父母的朋友圈“消失”了。等到下一次父母在朋友圈发关于他们的动态时,很多孩子已经到了上大学的年龄。
不信的话,你可以去搜一下网上的育儿博主。大部分的育儿博主疯狂晒娃的时期,都是在娃上小学之前。娃上小学之后,可能偶尔还会晒一下,比如记录一下娃第一次戴红领巾、第一次考分等。但是随着娃年龄的增长,慢慢的就越来越少出现在镜头面前了。
当然,不光是育儿博主,普通宝妈的社交平台也是这样。娃刚出生时,恨不得一天24小时都拿着手机给娃拍照、拍视频,记录下宝贵的成长轨迹。等到娃上小学了,心态开始发生变化,每天都鸡飞狗跳,再也没有了记录的心情。等到娃再大一点,他们有了自己的主意,看见你在朋友圈发照片,还会生气,要求你删掉。
我有一个朋友,有一个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说自己宁愿晒狗也不晒娃:“别说晒他,我都懒得瞅他一眼,每天为了他那点作业气得心脏病都要犯!刚出生时我以为他是能改变宇宙的天才,上幼儿园时我以为哈佛、剑桥会为了他神仙打架,上小学一二年级时我以为他至少还能考个清华、北大,现在,我觉得他有书读就挺不错了!”
还有一个朋友,说娃小时候怎么看怎么好看,现在长大了,现出了原形,怎么看怎么丑,都不好意思晒。再加上娃没什么拿得出手的特长,天天晒,怕被别人嫌弃!
于是,慢慢的,娃就在父母的朋友圈“人间蒸发”了。我总结了一下原因,无非就是:
第一,孩子渐渐长大,进入青春期,与父母有了一定的代沟,亲子之间的亲密程度下降,互动少了,孩子看见镜头就躲,也不愿意和父母合照了,所以父母晒孩子的热情也下降了。
第二,四年级已经属于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业任务越来越重,孩子大部分时间都要花在学习上,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也越来越少,枯燥的生活日复一日,美好的亲子时光早已荡然无存。
第三,对于有的父母来说,辅导小学四年级的作业已经相当吃力,如果孩子还不听管教,家里就会鸡飞狗跳,氛围一下子变得沉重、压抑,哪儿还有心情晒娃?
第四,大部分小学四年级的孩子,除了上学,课外还要参加各种辅导班、培训班,忙得不可开交,父母的压力也很大,既要赚钱养家,又要操心孩子的成长,身心俱疲,晒孩子的快乐,就这样一点点被消磨了。
第五,教育内卷越来越严重,家长晒孩子之前需要考虑的越来越多,有的时候担心别人说自己孩子的不好,“这点有什么值得晒的”,有的时候又担心拉仇恨,被别人酸“越缺什么越晒什么”,于是干脆就都不晒了,眼不见心不烦。
果然,养娃养娃,真的是养着养着就看开了。从花式晒娃到厌倦晒娃,多少有点扎心。
不尊重娃的晒娃方式不可取
其实,娃长大了,少晒点,也是有好处的。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晒娃,都是在娃考高分了、比赛赢了名次、当了班干部等“高光时刻”。表面上看是对娃表现的一种肯定和鼓励,其实有时候也是家长展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目的是告诉别人:“你们看,我培养出来的孩子多优秀!”也有的家长,晒娃主要是为了给娃立Flag,试图激发娃的斗志:“你表现好的时候妈妈才会在朋友圈发你。”
可是,这样做,难免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消极的影响。
一方面,家长会在无意中把孩子当成炫耀的物件,从而忽视了孩子的个体尊严,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孩子会认为,只有自己表现好、成绩好的时候,才会被父母重视,才会被爱,导致失去正确的自我认知。
另一方面,家长们你晒娃,我也晒娃,无形之中就形成了攀比,把焦虑传染、转嫁到孩子身上。有的家长为了朋友圈有更多可以晒娃的内容,不惜用奖励或惩罚促进孩子的成长,导致教育畸形,同时也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努力是为了父母的面子,而不是为了自己的未来,无法真正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还有的家长,孩子尿床了发朋友圈、孩子挨骂了发朋友圈、孩子哭了发朋友圈……自己不亦乐乎,觉得搞笑、无所谓,却忽视了孩子的真正感受。没有一个人愿意自己的“糗事”被公之于众,弄得人尽皆知,更何况孩子慢慢长大,开始有了自尊心,也会在意别人的评价和想法,被父母公开“处刑”,那是何等的无地自容?遇到孩子有问题,家长想的不是如何去解决,而是用孩子觉得耻辱的方式大肆宣传,不顾孩子的隐私,我想,这才是最大的问题!这种侮辱式的方式,不仅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反而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让孩子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
周国平说过一句话: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是一种教养。对所有的父母来说,在朋友圈晒孩子,可能初衷就是因为爱,但不要忘了,爱的前提是尊重。
科学晒娃,才能打破朋友圈晒娃魔咒
晒娃,就像是植物晒太阳,适当的阳光,可以促进光合作用,有助于生长;过度的阳光,会使植物失去水分,枯萎致死。同样的,适当地晒娃,比如夸孩子字写得好、孩子认真完成作业等,可以带来正面的效果,激励娃更加努力;过度地晒娃,比如发娃上了哪所名校、参加了哪里的夏令营等,可能只会让娃反感。
科学晒娃,离不开尊重孩子。上海一个11岁的小女孩曾经发过一份健康晒娃的提案,引起了热议。小女孩做了一份调查,有八成孩子表示父母曾经在朋友圈发自己的照片,有六成的孩子表示父母发照片前应该征得自己的同意,还有七成的孩子表示,别的父母在朋友圈晒娃对自己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为父母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取得了成就,就会拿自己去比较。为此,她呼吁,家长在朋友圈晒娃之前,应该尊重娃内心的想法,多问娃的意见,最好是在征得娃的同意之后再发。
写在最后:
晒娃,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估计孩子的内心感受,不要屁大点事都发出来,可能你觉得很骄傲、很有趣,但是却会给孩子造成困扰、带来压力。其次,还要考虑到隐私问题,不要因为晒娃被不怀好意的人盯上,以免带来财产和人身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