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葙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抓住春天的尾巴,吃TA就对了
TUhjnbcbe - 2023/8/2 19:54:00
北京儿童医院看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04/5898930.html

《岁时百问》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前后,民间素有祭奠先人、踏青访野的传统。

艾草

在这天暖雨沛,草长莺飞的日子里,处处春意萌动,其中有一种植物的生长牵动着无数吃货的心,那便是我们今天的主角——艾草。

青团是最后的春食

广东人习惯叫Ta艾糍

艾俗称艾草、艾蒿、艾叶,是田间地头常见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叶片羽状裂,背面覆盖有银白色绒毛,植株散发着浓烈的气味,有人避之不及,有人爱之如命。

对于大家来说,艾草在日常生活中见得多了,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艾草香薰、艾草针灸、艾草驱蚊;还有一些人喜欢用它来泡脚,据说可以除脚气;有些地方,端午节时还会把艾草挂在门上辟邪。

青团

说到艾草的吃法,除了艾草煎蛋这种颇得人心的吃法之外,清明时节的青团也算是上好的时令佳作。这种与艾草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美味佳肴,便是你对大好春光的最后挽留之机。

青团是江浙一带较为盛行的清明节令小食,相传最早是为了纪念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民间自发地在寒食节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清代的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这么描述青团:“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粉团,色如碧玉。”绿油油的颜色,胖乎乎的身材,不说味道了,脑补一下就觉得秀色可餐。

未蒸熟的青团。

据考证,从古至今制作青团仅需要具备三样原料:青汁、包团和内馅,其中青汁的制作尤为关键。一般来讲,做青汁的原料有艾草、浆麦草和鼠麴草。清明前后的艾草最为鲜嫩,最时令也最适合制作青汁。再加上艾草特殊的芳香,一口咬下去,略带清凉草药味的艾草糯米团,糅合香甜的豆沙馅,层层的丰富口感溢满舌尖,可谓不负春食之名。

左为青团,右为艾糍。

看到青团的制作要领之后,是不是脑海中就浮现出一团团油亮、或浅绿或墨绿的糯米丸子来?对,你没胡思乱想。青团除了在江浙一带流行,其实在很多南方地区,人们都做着相似的食物,吃货大省广东更不会例外。在广东,青团一般不叫青团,而是艾糍(或艾粄)。

也许有人会说,青团不是艾糍,至少在大小和口感上有所不同,青团较小,口感更硬。但从制作上的材料乃至工艺上看,这两者,包括与客家地区的艾粄、潮汕地区的艾粿等等比较起来,确实并无大异,其本质上都可以归类为艾汁+糯米做成的团子。

换而言之,在产有艾草的地方,用艾汁加糯米做成包团的做法,大致是相通的。

艾草的臭味

用米团能“包住”

来自河源的美食老饕古学斌介绍,新鲜艾草择去老根老茎,留下幼嫩部位,焯水、沥干、加碱粉、加水烧开、过冷水,这是做艾糍(青团)青汁的第一步,这样能去掉艾草的苦涩,还原其原本的清香。萃取原汁之后和糯米粉一起拌匀,艾糍的模样便能初步形成了。

很多时候的艾糍,颜色并不那么鲜绿透亮,反而是色泽暗哑、微微带*,并没有那么鲜明可爱。这是因为加碱粉这道工序特别讲究,叶绿素遇酸遇热会分解,遇碱液稳定,所以如果这个工序稍微差一点,做出的艾糍就不会那么鲜绿透亮。不过这并不影响艾糍的品质。艾糍里充满艾草醇厚而不刺鼻的味道,外皮松软有黏性,软糯不粘牙,特别是刚出炉的,好吃到让人停不下来。

艾糍底下一般有青叶裹着。

至于为什么会有人想出用艾汁+糯米做成包团这种吃法,古学斌从一些长辈口中就听过一个解释:艾草的特质,在于那股说香不像香、说臭也不像臭的气味会随温度升高而变化。

生长在野外的艾草,靠近时一般只能闻到淡淡的青草味,以及像金银花般香味的混合味道。采摘后整株加温,会逐渐发出一股呛鼻的、如同木柴烧成渣时的气味,越是到烧焦至灰烬的程度,其浓烈程度就越高。

把艾叶加水煮汤,或者是捣汁加热,也会出现这种越烧越臭的味道。所以人们流传下来的艾草做法有两种:一是整叶和着鸡蛋液煮(或汤、粥,或煎);二是捣汁和着米浆蒸煮。这两种做法,核心目的都有一个,就是能分解并锁住艾草加温时散发的气味,降低其食用时产生的异味。

加入豆沙等食材的甜馅青团。

古学斌说,捣汁和着米浆蒸煮,正是艾糍、青团这类食物的做法,特点就是利用米浆、糯米浆具有吸附异味的作用,将艾草本身的臭味吸收,形成比较容易接受的味道。为了让这艾汁团子的味道不那么苦涩,一般内馅还会加入豆沙甜馅、肥肉粒腊肉粒咸馅这类食物,作为转移味道、提升味感的一种方式。

市场卖的艾糍不一定是艾糍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青团还是艾糍,其实也是近一二十年,通过旅游业加速了这种地方小吃传播开来的。据说有些地方的艾草从5、6年前的一文不值,到现在竟能卖到二三十元一斤。以往作为特色小吃的艾糍、青团,现在在很多饼屋、商店,甚至奶茶店的加料区里都能见到了。

艾糍

现在,不少商家会用浆麦草取代艾草制作青汁。因为艾草并不是天天都有,产量也上不去,而浆麦草有一定规模的种植量,供应无忧。此外,用艾草制作的青汁如若操作不善,苦味将很重,而浆麦草制作的青汁自带微微的甜味,对那些不曾尝过青团的人来说,更易接受。再者,在这个看脸的时代,浆麦草的颜色青绿可爱,散发光泽,艾草颜色稍逊,还可能会出现叶子残渣的情况,自然就被比下去了。

豆沙艾糍

材料:艾草50克、糯米粉克、粘米粉90克、白砂糖20克、豆沙克、食用油30克。

做法:

1、选取艾草的叶子,放点小苏打焯水,过凉水后压干水分备用;

2、压干水分的艾草放进搅拌机,加入适量的热开水搅碎;

3、混合糯米粉和粘米粉后,再加入白砂糖进行混合,然后放入搅碎的艾草拌匀,揉成光滑面团,再加入30克食用油继续揉匀;

4、取适量面团,加入适量红豆馅,包成圆形;

5、热水上锅蒸15分钟即可。

1
查看完整版本: 抓住春天的尾巴,吃TA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