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梦的盒子
里面有思念做的糖果
品尝一颗
唤起柔软的记忆
……
认真算来,我和“盒子草”已阔别了数十载之久,具体有多长时间,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在孩提时代拿着它的果实当玩具,后来一直没有见过它,任我寻寻觅觅,可它一直销声匿迹。
直到去年刚入秋的时候,一个细雨绵绵的下午,独自走在山间的小溪边,本想挖点白花牛奶根,因为之前在这里到过几株,一直没有时间来挖,趁着这烧柴吃米天的天气,于是来到了这里。雨中的心情,淡然宁静,诗意朦胧,泥泞的小道有些湿滑,不得不一手撑伞,一手抓扶住路旁的小灌木,走得小心翼翼。道渐狭,草渐深,谁知转角处的草丛中,竟然看见了久违的盒子草。
瞬间深深体会到了那句名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我看见它的时候,纤细的藤儿,枝枝蔓蔓的牵扯着,攀援在草丛间,花也罢,叶也罢,果也罢,全让缕缕的雨丝冲洗得清清灵灵,细细的水流,正顺着花边或者叶缘滴淌呢,鲜活水灵,楚楚动人。爱它,不敢错过,哪怕是在雨中,赶紧抛了伞,狠命拍。
雨中的小花,噙着雨珠,朦胧不清,怎么努力也是不行,只一会儿功夫,就淋湿了后背,不敢将衣服湿透,实在不得已,只能放弃。撑着小伞守在旁边,看了又看,怎么都舍不得离开,什么叫心有千千结啊?有一首歌是这么唱的:“第一次偶然相逢,烟正蒙蒙,雨正蒙蒙……”不敢相信这么美丽浪漫的邂逅会是小说中的杜撰,好生切合我的心境。
盒子草,又称*丝藤、葫篓棵子、天球草、鸳鸯木鳖、盒儿藤、龟儿草等,为葫芦科盒子草属纤细攀援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广泛,从北方到南方甚至大西南都能追寻到它的影踪,多生长在山坡阴湿处或水边草丛中,我喜欢盒子草是因为它的蒴果就像个神奇的盒子,果实成熟后会发生盖裂使种子掉落下去,盒子没有打开盖子的时候,用手指轻轻一捏它就会“呯的一声”清脆的把盖子打开了。
说到葫芦科植物,这里有必要给大家科普一下,因为盒子草也是葫芦科植物,具卷须,又是一种藤本。葫芦科植物和葡萄科植物的区别。最简单的一点就是葫芦科植物的卷须生于叶腋,而葡萄科植物的卷须多与叶对生。我们在野外看到的绞股蓝就是葫芦科的而乌蔹莓却是葡萄科的,两者外形还是蛮像的,很多人至今分不清,可以按我的方法尝试鉴别。
盒子草的花朵很素净,且貌不惊人,花瓣形状微微卷曲着,颜色淡白,有点像章鱼的触角。最有趣的当属它的果实:翠绿色外皮,莲子般大小,两头略尖。上半部分是一个半球形的盖子,盖子上面有些突起的小疙瘩,上下一拧,便可自动分成两半。它内部中空,几乎没有果肉,只有纵列的两粒种子紧紧地依偎在一起,果实成熟后下面部位自动脱落,留下一个可爱的帽子。相信很多朋友小时候都玩过它,童年的回味。
我们再来看看古人是怎样记录盒子草的,《本草纲目拾遗》:一名盒子草,俗呼盒儿藤,好生水岸道旁,苗高三、四尺,叶如波斯,花有小绒,五月结实为球,球内生黑子二片,生时青老则黑,每片浑如龟背,又名龟儿草,丹术家取其汁伏硫汞,根伏雌雄。《百草镜》:鸳鸯木鳖,一名水荔枝、盒儿藤。叶长尖,有锯齿,生水涯,蔓生,秋时结实,状如荔枝,色青有刺,壳上中有断纹,两截相合,藏子二粒,色黑如木鳖而小。孙氏丹方:盒子草,子及叶有小*,蔓生岸旁,叶尖花白,子中有二片,如盒子。
在药用功效方面,据《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盒子草,味苦,性寒,有小*。具有利尿消肿、清热解*之效。可用于肾炎水肿、湿疹、疮疡肿*等症。另可治*蛇咬伤,外用鲜品煎水熏洗患处,也可捣烂外敷。
关于盒子草就介绍到这里了,你认识了吗?它就是我们孩提时代的玩具,不知你玩过没有?殊不知却是治病良药,可治湿疹、疮疡肿*、*蛇咬伤,若山中遇见,别忽视。“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你的点赞、留言与转发,才是对我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