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葙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不屑茶圣陆羽的宋朝人他们喝茶风潮多盛
TUhjnbcbe - 2023/8/19 21:37:00

这颗星球上有一种神奇的植物,它的名字叫做茶。

茶是有生命的不同茶类情态各异

茶,一不能充饥,二不能御寒,好像没什么用。可是当你着急上火的时候,一碗茶冲下去,火气就消了;当你抓耳挠腮的时候,一碗茶冲下去,灵感就来了。由此可见,茶是有灵性的,也是有神性的。

可惜庸夫俗子不懂得这个,就算懂了,也不一定能和茶结缘。为啥?因为喝茶是需要条件的。首先你得填饱肚子,其次你得拥有闲暇,假如碰上兵荒马乱,连小命都保不住,哪还有工夫去喝茶啊!

以上这些话很朴实,很有见地,可惜不是我说的,而是宋徽宗说的,它是徽宗名作《大观茶论》里的一段序言。当然,徽宗说的是文言文,我把它转换成了白话文。宋徽宗还说:自从大宋立国以后,喝茶的好时代就来了。

第一,天下好茶辈出;第二,人民安居乐业;第三,制茶工艺和品茶之道远远超过了此前任何一个朝代。由于宋朝具备这三大优势,所以宋朝的茶人特别多,茶风特别兴盛,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几乎人人都喜欢喝茶。不光喝茶,宋朝还流行斗茶,几个书生凑到一块儿,拎起茶壶就比赛,比赛谁的茶汤最香醇,谁的茶具最精致,谁的手艺最高超。一个人如果不喝茶,一个家庭如果不藏茶,简直都不好意思出门了。

我们听完宋徽宗这些话,再翻看宋朝人留下来的笔记、日记、书信、诗词、话本、戏曲,会发现他没有吹牛,讲的都是事实。宋朝人过日子,无论是消愁解闷,还是走亲访友,无论是起房盖屋,还是谈婚论嫁,都离不开茶,以至于老百姓把素菜馆叫故「素分茶」,将小费称为「茶汤钱」,管日常饮食叫「茶饭」,并给饭店服务生取了一个相当气派的名字:茶饭量酒博士。

茶风兴盛到这个地步,宋朝茶人自然免不了要骄傲一下了。

中国茶史上最出名的人物应该是陆羽吧?他是唐朝人,被尊为「茶圣」,自唐以降,世世代代的茶人都供他为祖师爷,可是宋朝人却不把他放在眼里。

北宋大臣蔡襄说:陆羽泡茶的时候,把水烧得咕嘟嘟冒泡,水泡的形状像蟹眼似的,这种做法并不可取。水泡一旦大如蟹眼,那水就老了,就不适合泡茶了。(蔡襄《茶录》)

宋仁宗时的进士*儒说:假使陆羽起死回生,尝尝本朝新近推出的高级茶饼,体验一下那种绵柔醇厚的茶香,他一定会怅然若失,后悔自己早生了几百年。(*儒《品茶要录》)

南宋评论家胡仔说:陆羽以懂茶自居,在《茶经》里枚举了许许多多他所认为的好茶,其实他哪里品尝过什么好茶呢?把《茶经》里的茶拿到本朝,充其量都是些档次不高的草茶而已。(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这些人之所以胆敢瞧不起陆羽,并不是因为他们比陆羽聪明,而是因为他们有幸生在宋朝。宋朝的国力不一定比唐朝强盛,但是宋茶却一定比唐茶讲究得多,甚至比现在的茶都要讲究得多。

唐朝人喝茶,喝的是煎茶:把茶叶焙干,碾碎,筛成粉末,撒到锅里,咕嘟嘟烧开,喝那锅茶汤。这锅茶汤很香,但也很苦,简直像药汤。为了减少苦味,或者说为了压制苦味,唐朝人会往茶汤里放盐、姜、花椒、胡椒、核桃仁,结果又把药汤变成了菜汤。

现代人喝茶,喝的是「泡茶」:把茶叶放到茶壶或者茶杯里,用热水直接冲泡,泡好开喝,喝完把茶叶渣倒掉。和唐朝的茶汤相比,现在的茶汤没那么苦,小口细品,舌底生津,回甘绵长,齿颊生香,就算苦,也是先苦后甜,就像世间所有的励志故事。

宋朝人喝茶,喝的是「点茶」。这个点茶的「点」,可不是上馆子点酒、点菜哦,它是调制茶汤的一种方式:把茶叶蒸熟、漂洗、压榨、揉匀,放进模具,压成茶砖,再焙干、捣碎,碾成碎末,筛出茶粉,撮一把茶粉,放入碗底,加水搅匀,打出厚沫,最后才能端起茶碗细细品尝。麻烦吗?当然麻烦。好喝吗?绝对好喝!因为宋朝的茶汤几乎完全没有了苦涩,只留下甘甜厚滑的芳香。我们说宋茶讲究,指的就是这种不厌其烦的喝茶方式,以及这种甘香厚滑的奇妙口感。

说到不厌其烦,有的朋友可能会想到日本抹茶。没错,日本抹茶和宋茶非常相似,都需要蒸青、磨粉,都是把茶粉放进茶碗,然后用热水调汤。但是抹茶比宋茶少了一道最关键的工序—─做茶时没有经过压榨、揉搓,因此叶绿素和茶多酚没什么损失,可是却苦得很,所以日本人喝抹茶之前,一般都要吃一些甜点。

说到甘香厚滑,有的朋友可能还会想到英国红茶,或者想到印度拉茶。但是请注意,英国红茶和印度拉茶之所以甘香厚滑,是因为加了牛奶,有时候还要加糖、加咖啡,如果没有奶和糖的帮忙,它们的味道立马打折。而宋茶就不一样了,完全不需要别的东西,单枪匹马上阵,就能征服天下茶人。

如果大家不嫌肉麻的话,那我还要继续夸宋茶。

宋茶真的非常好喝,同时又非常单纯。日本抹茶当然也单纯,但它太苦;印度拉茶当然也好喝,但其中的炼乳让它味道不单纯;唯独我们宋茶才能兼具甜美的口感与纯粹的茶香,清新可喜,玲珑剔透,就像童话中那位为七个小矮人收拾屋子的白雪公主。

除了好喝,宋茶的品相也相当可爱。

宋朝成品茶既不同于今天的绿茶,也不同于日本的抹茶,它是透过蒸青、碾磨和入模压制等复杂工艺制造而成的精美砖茶。现在当然也有砖茶,不过个头偏大,我在成都买过康砖、在赤壁买过花砖,最小的都有巴掌大小,重达五百公克,危急时刻可以拿来当作防身武器,或者被那些喜欢就地取材的现代女士拿来殴打花心老公。而宋朝的砖茶呢?或「八饼重一斤」,或「二十饼重一斤」(欧阳修《归田录》),小巧轻捷,一枚只有几十克或者十几克而已。现在的砖茶形状单一,要么方形,要么圆形,要么球形,而宋朝的砖茶却能呈现出扇形、环形、玉玦、玉圭、月牙、花瓣等复杂造型,砖茶表面还能压出游龙戏凤和五色彩云等吉祥图案。

宋朝人喝茶,讲究把茶汤打出厚厚一层经久不散的泡沫,上层是雪白松软的云朵,下面像青黑幽静的深潭。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宋朝茶道中还有一种名为「分茶」的绝活──用茶匙、茶筅或者竹枝直接在茶汤的泡沫上勾画图案。高手甚至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仅仅凭借水流的冲击力,就能使茶汤表面浮现出千奇百怪的诗句和水墨画,比现代咖啡馆的拉花技术更高超,也更具中国传统山水之美。

好喝,好看,这就是我为什么要用这本书来向大家推荐宋茶的理由。

摆一桌绝妙的宋朝茶席+过一个欢乐的宋朝新年+吃一场有趣的宋朝饭局+逛一回鲜活的宋朝民俗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购买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屑茶圣陆羽的宋朝人他们喝茶风潮多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