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曾是古代贡品,茎叶是上佳野菜,如今却常被当成害草喂猪,太可惜
如今正值水稻种植的时间,在种植完之后,农民还不能休息,因为水稻田里的营养成分相对于其他地方都高出不少,因此会长出不少野草来,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害虫,为了不让水稻的产量受到影响,农民们得定期去给水稻田除草、杀虫。
在水稻田中,经常会长出一种开着*花,叶似荷叶的小水草,很多农民朋友对这种水草都不太熟悉,以为它是稻田里的害草,因而经常将其捞出来拿去喂猪,殊不知这种水草的价值很高,尤其是它的茎叶,还是一种上佳野菜。
本期,笔者就给大家分享这种稻田常见,但很多人却不熟悉的水草。
《诗经》中的野菜
这种水草便是“荇菜”,很多朋友可能没有听过这种植物的名字,但一定在农村的某个稻田里、水田里或者小湖里见过。
荇菜其实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食用和药用历史,最早出现于《诗经》当中,原话是这样写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在《诗经》中描述的就是古代女子采摘荇菜的场面,而当时的人们之所以要采摘荇菜,据说是由周代流传下来的一个祭祀传统。在当时,祭祀祖宗的时候,人们会用荇菜做成荇菜羹当作贡品来祭祀。
不止在《诗经》中,在后来的诸多古籍中都记载了荇菜的用处,如《救荒本草》中,就将荇菜列为上佳野菜,并写到,在饥荒年间,穷苦的老百姓们就会去水田里捞荇菜来充饥。既然荇菜可以作为野菜食用,为何如今会被当成害草呢?
其实这和荇菜的生长习性有关,荇菜是龙胆科莕菜属浅水性植物,茎细长柔软而多分枝,其根和横走的根茎生长于底泥中,茎枝悬于水中,能生长出大量的不定根,这些不定根有很强的再生力,若是断了,就会在水中再生长成一株新的荇菜,一般在生长季节,可以再生3到4次。
再加上生长十分的快,使得它的茎枝网织于水中,并向四周蔓延生长,对于水稻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故而就常被农民们当成水稻田或者水田里的害草拿去喂猪了。
荇菜的价值参考
前面笔者说过,荇菜在古代被当成上佳野菜,实际上它能吃的部位主要是它的茎叶和花,还是浮在水面上的那部分茎叶,至于水下的部分,基本是没人吃的。
至于味道,就笔者个人吃过的感受来说,滑嫩爽口,和另外一种野菜莼菜十分相似,可以说十分的好吃。而且荇菜不仅好吃,营养价值也十分丰富,据现代研究资料显示,形成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C、有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
此外,荇菜全草还能作为草药入药,在《中华本草》中就有记载:“荇菜,甘,寒、无*,清热解*,利尿消肿。”
荇菜的吃法
荇菜既然是上佳野菜,那么如何吃呢?在民间,最常见的吃法便是“荇菜绿豆粥”,主要是用荇菜花,粳米和绿豆来做的,做出来的荇菜绿豆粥不仅糯、甜,还有这荇菜花的特殊香味,十分好吃,而且由于荇菜本身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使得这粥还有一定的解暑的作用。
荇菜一般在每年5月之后开始返青,5到10月均是其花期,若是大家在自己家乡的水稻田,或是水田、湖泊上见到了荇菜,可别在把它当成害草了,那样就太可惜了,可以采摘一些它的嫩茎叶或者花来做野菜吃,或者煮粥吃,保准儿你会喜欢。
各位朋友,你们吃过荇菜吗?欢迎留言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