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们‘送技术上门’,这样既解决了技术上的问题,又给我带来了信心和鼓励,十分感谢!当前,我种植的小青瓜长势良好,已开始结果,初步估计今年产量大概有16吨,可以带来3.2万元经济收入,明年准备发展到50亩。”开阳县刘育村种植农户罗天寿笑着说。
近年来,开阳县依托富硒生态资源优势和立体气候,围绕“保供、稳价、优质、增效”的总体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夏秋蔬菜种植,增加了就业机会,持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连日来,为鼓励群众种好夏秋菜,开阳县蔬菜办工作人员到硒城街道刘育村瓮英、白安营村干田坝和练扎等地开展夏秋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和项目推进指导工作,鼓起群众增收“钱袋子”。
工作中,农技人员在开阳县绿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贵州光合菌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贵州荣刚发展有限公司等蔬菜基地,分别对魔芋生产技术(喜半荫蔽野生性特性、定期施肥和养分供养)、小青瓜田间管理(定植、采摘时间和次数)、细香菜田间安全除草技术(除草剂选择和喷施方法)进行现场技术培训,特别强调了除草剂的采取和关键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为全县的蔬菜保供打下坚实的基础。
截至目前,硒城街道通过开阳县绿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6家经营主体,主要种植了小青瓜、牛腿南瓜、魔芋和细香菜等夏秋蔬菜品种,面积约亩,辐射助农带动20户,户均增收达元。
蔬菜办工作人员表示,种植大户、企业和合作社等主体的种植积极性、优质高效技术的集成以及高质量发展理念是县域蔬菜产业发展的关键,以后我们会持续秉承加大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强化技术推广应用,用心用情指导每一户种植,深层次激发主体种植活力,持续拓宽农户增收致富道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狄良*
编辑罗昌
二审谭仕伦
三审胡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