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设计的“意”与“形”
摘 要:字体设计是基于对文字创造方式研究和实践的角度出发去融合自身的民族文化,形成独具艺术特色的形式和价值。字体类型和样式有许许多多的表现形式,它可以被设计并融入世界任何类型的表达,从而不仅体现了本民族的特色也与异国风格交融。视觉语言的形成是多种多样的字体设计形式所展现出来的,而这些形式的运用也带来了一些灵感,该如何通过对目前字体设计的理解更好的展现“意”与“形”。
中国论文
关键词:字体设计;意与形
一、字体设计的“意”
设计中的一大主体就是字体设计。身兼数职的它不仅承载着信息的传递也还在设计元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字体的加工再创造,不仅增加了其设计的形式美,也将其独有的美展现在人们眼前,使之源远流长。体现在招贴设计、书籍装帧或标志设计等等方方面面。
1. 字得其乐
字体的演化与形成是一部纪录片,承载这些的便是当今的这些字体样式,如《梅兰芳》这部电影的招贴标题运用的则是放纵流动,细若游丝,行云流水,俊秀飘逸的行书,来表达展现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以国粹京剧为背景的传奇的一生,使之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在中国元素的映衬下,更将梅兰芳先生的艺术修养和他的高节迈俗与轻灵洒脱的行书气韵展现的淋漓尽致。
2.意犹未尽
中国设计的大师陈汉民曾在《陈汉民标志设计》谈到:以意制形,以形举意。二者相互制约,也突显了意之举足轻重的地位。故此联想到导演麦兆辉、庄文强导演的《关云长》的招贴,在气场十足的氛围里,一代枭雄关云长,从容不迫,气势逼人,霸气尽展无余。与之交相辉映的草书首当其冲,章法生动,血脉连通,气势恢宏,造型独特,将招贴的整个画面打造的气韵天成,此地无声胜有声,无动而有招式之神形,无色而有绘画之斑斓,无声而有音乐之律动。
二、字体设计的“形”
1.笔形的变换
构成字体的风格必然会体现在笔形的千变万化上,笔形的瞬息万变就决定了其形成的风格。毋庸置疑,创建一种新的字体,设计创造笔形是其形成风格的关键。字体结构是有一定的法则,用怎样的法则来重建字体,在重建中用什么元素去构成的字体的个性特征,只有打破固有的结构来重新组合再造。
2.结构的叠加
在汉字字体文化传承的喜与忧中提到:文字是人类传情达意的抽象符号系统,是文化的载体,蕴含世人之精神。在新的内容、媒介种类呈指数级增长的今天,使文字的风貌反映技术、文化、人心的变化显得越来越重要。
3.形态的统一
字体经过长期的演化和社会应用的需求下,已形成了特定的规范形式。虽然如今是一个突显个性彰显活力的新时代,还要在遵循原有字体结构的法则上建立新的形式。
三、“意”与“形”结合的地域风格
随着各国间经贸、文化等方面的不断交流与合作,使得字体设计的地域风格展现的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多样,这种地域化风格的设计成为将本民族特色文化推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载体,成为彼此牵引沟通的纽带。
1.中国风――靳在强
在《汉字艺术设计的图象化景观》文中说:“在对人为视觉图形图像态度中,具有得天独厚文化积淀并早已深入人心的汉字艺术,对它的选择,在大多数情况下使人的视觉心理产生一种内在的亲切感。”由此看出,字体设计的“意”与“形”相互影响,而将这种微妙的关系通过设计而表现出来的,是设计师们选择字体设计的原因,赫赫有名的靳在强先生,将东方文化很好的与西方的设计元素融合,把这些散发着东方韵味的设计推向世界。在《汉字》系列招贴设计中,将中国水墨的飘逸灵动演绎的淋漓尽致,浓情墨意交织在现代设计之中。该设计用水墨形式的汉字“山”“水”“风”“云”为创作元素,运用行如流水粗犷有力般的墨线,像画一样的书写出一番别样的世外桃源,让人们去慢慢领悟细细品味,形中有意,意现其形,融会贯通,展现出中国风设计的无穷魅力。
2.韩风――安尚秀
一位热衷于本国文字字体设计的设计师,因为”安体”而让韩文变得更加前卫。他就是韩国的设计师――安尚秀。他有着一颗对本民族文化,文字与书法极度痴迷的心,带着这样的热忱创作了很多作品。例如早期的《字体设计试验系列》,从每幅字体设计的角度都能找到德国包豪斯构成理论的影子,构成图形符号的形式美,将传统的韩文书写用新的手法演绎,并增添了秩序美,让形式美得以更好的展现。这也充分体现了韩式设计风格中的婉约,细腻,精致与实用。创造出符合本民族文化特色的专有“名片”符号。
参考文献:
[1]曹方.现代汉字艺术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2][英]E.H.贡布里希,杨思梁、徐一维译.秩序感[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
[3]方正电子.“中国语境”下,汉字字体文化传承的喜与忧 [J].书籍设计,2012:34.
[4]王序著.安尚秀平面设计师之设计历程[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吉林大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