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青少年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m.39.net/disease/a_5951583.html“肖复兴的读写私房课暨《花有信,等风来》新书分享”,不同于一般讲座,活跃的小读者们不仅仅是聆听者,更是这场思维盛宴的参与者。00:48《花有信,等风来》分享会邀请到广州购书中心总经理马小红、广东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卞晓琰一起,为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书《花有信,等风来》揭幕。
肖复兴在分享会上表示:本书是邱方多年写作的积累。这本书打动他的地方有三点。首先,从这本书中作者与花之间的感情,可看出作者对生活、对大自然的感情;其次,邱方对花的感情,融入了她对人的感情,她对花的感情,同时也是对人的感情;除此之外,邱方多年对看花、写花、画花、拍花的坚持,这种心无旁骛、专心一意的精神,也很令他感动。这对在座的读者们来说,也是很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邱方在介绍本书及分享写作经验时说,她从小就有一个文学梦和画画的梦。无论是写作还是画画,都是从身边的一朵花一片叶写起画起。比如说环市东路的腊肠花,这个时节正好开了,开了好多年,但很多住在附近和在那里上班的人,都不知道这条路有那么美丽的花。所以发现生活的美,首先要有心,没有心自然就看不见。其次是用心,比如芍药花落花是成团成团地掉下来的,不像百合花,是一片一片花瓣凋落的。这些细节都是靠自己观察得来的,那种在观察中获得的美的感悟,也是属于自己的。这样才有东西可写,写出来才生动形象。我们身处自然之美当中,如果心不在焉,就会视而不见,感受不到美。用心观察,培养自己对自然美的感受力和与自然连接的能力,无论是对心灵,还是阅读和写作,都会获益匪浅。”肖复兴和邱方的分享,有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地沁入读者心灵。写作&阅读肖复兴在分享中向读者们传授了不少有关写作和阅读方面的“干货”。他说,要让孩子们有事可写,写得有趣、好玩,可以从三个重点入手,分别是:说、看、读。这三者怎样融合在一起,需要我们家长、老师和孩子共同
雪泥鸿爪,皆是心迹;落花流水,蔚为文章肖复兴1世上爱花的人很多。但是,世上爱花又写花,或者爱花又画花的人不多。前者,我所知道,在我国,晚清北京有蔡省吾,自称闲园菊农,爱花且种花,写有《燕城花木志》专著;现代苏州有周瘦鹃,一样爱花且种花,写有《花花草草》等多种书籍。后者,我知道的,我国20世纪50年代末有木刻家刘岘,专门为《百花齐放》一书所作各种花卉插图幅黑白木刻画。世上爱花写花画花,能够将这样三者完美结合起来的人,就更是少之又少。浅陋的我只知道日本的安野光雅。如今,在这个世界上,爱花写花画花集于一身者,又多了一人,本书作者邱方便是。在这本《花有信,等风来——我的二十四番花信风》的书中,可以为爱花者展开一个多姿多彩的花的世界。写,需要文笔;画,需要技术;爱,则需要感情,且是持久而专注的感情投入。在这个世界上,拥有文笔和技术的大有人在;只是,在浅尝辄止或乱云飞渡或密雨斜侵或始乱终弃的当今当世,持久而始终如一的感情,已经越发稀薄。因此,这本书的可贵,便在于让我们可以看花识心。同蔡省吾、周瘦鹃和安野光雅钟情写花不大一样,这本书以花为媒,铺展开更为轩豁一些的人生与历史。书是按照四季节气中“二十四番花信风”编排的,但是,时间只是流序,花只是配角,不是主角,主角是人,是邱方自己,是她的亲人朋友师长,还有她的家乡广西和如今生活的广州。她说:“时光是唯一的线索。”“只是借由花信风,以时序中的花开花落,以及春夏秋冬的嬗变和更迭,编织成一个篮子,安放日常生活中一些打动和温暖自己的小事,有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感知和感念,也有读书和做书的感受。”这是这本书的主旨,花信风,更是花信心,花信情。花是引领读者进入情感世界的交叉小径。书中写她与女儿,与父亲,尤其是最后一篇《我曾用整个四季,陪着你慢慢走》,写与母亲的篇章,细微蕴藉,感人至深。这些是这本书的重要部分,是邱方生命与情感以及性格脉络历历可见的部分,是花开于心蔓延出的芬芳。2邱方让我见识了很多以前不认识和根本不知道的花木,还让我知道了很多花木的知识。她记录花的颜值,花的智慧。在书里,可以看到这本书内容的丰富,也可以看到邱方情感的细腻,更让我看到了,她确实是一个花痴,方才可以做到这样的与众不同,如蜂吮吸花蕊一般深究,让小小的青葙花和酢浆草变得这样风趣生动,既活在现实生活中,也活在浪漫世界里。这当然非一日之功,读大学的青春时,她晚上专门挑白兰花旁边的教室自习,为的是闻那花香。(《二月的风吹在树上》)如今,为了拍美丽异木棉,她连续两个周末的*昏跑到过街天桥上探访。(《陷入了花海和暴雨之中》)为拍蜜蜂停留在梅花上的照片,她会耐心盯守,哪怕累得眼花腰酸腿抖直喘气……是花痴,才可以有这样情不自禁的举动。对一件事物的痴情厮守,是一个人内心的一种定力所致。乱花可以迷眼,也可以是情感的密码多棱镜,和人起伏跌宕的内心互为镜像。在她的眼里和心里,花不仅看得到,闻得到,有她的体验和感悟;而且,在这样物我合一、人花一体的交流与交融中,超越于现实世界而进入心灵与精神的另一番天地,在对比我们身处的这个差强人意的世界里,花不仅成为她的一种依靠,而且带给她,也带给我们一个更美好的寄托,和我们所期许的世界。所谓花痴,花是她,她是花。或者说,花是她的化身,她是花的倒影。对于爱花人来说,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别致的书。当年周瘦鹃莳花弄草时写过这样一句诗:“愿君休薄闲花草,万园衣冠拜下风。”没错,因为书中的花草世界,就是我们人生世界的一面镜子,里面有邱方,也有我们自己。《花有信,等风来·序》(节选)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通讯员吴秀梅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刘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