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一种野草,常生长于山坡、丘陵、沙地上,属于菊科植物,它略显发白的叶片细小卷曲,上面有柔软的小绒毛,绵绵绒绒的,每年春季早早返青,3月中旬至4月开始生长,8月中旬开花,9月初结实,10月初成熟。
这种野草名字叫白蒿,又名茵陈、耗子爪、绒蒿、蛇蒿草、龙蒿草、由胡、旁勃、白艾蒿、蓬蒿、大白蒿、大子蒿、大头蒿、苦蒿等,各地叫法不一。
白蒿的嫩苗又叫茵陈,每年二月份开春的时候可以采来吃,春季采的习称“绵茵陈”,嫩嫩的芽尖是一种美味的野菜,可以蒸着吃,炸丸子,包饺子都是非常的美味的天然绿色食品。
到了四五月份,白蒿长大了,就不能吃了,就成了具有药用价值的蒿了,叫茵陈蒿,可采来晒干泡水喝,农村俗语称“二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
白蒿有很强的药用价值,是一种具有保肝功效的特色中药材。白蒿会促进身体内的胆汁流量增加,胆固醇含量降,增强肝脏解毒功能;白蒿可促进肝细胞再生,保护肝细胞膜的完整,从而增强肝脏解毒功能,此外对甲乙型肝炎的治疗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白蒿还可抗菌杀菌:研究发现,白蒿当中的黄酮类物质对于人体当中的细菌可以起到抑制、消灭的作用,降低患上肺炎、气管炎、咳嗽、肠炎、胃炎等疾病的概率。
春季阳气上升,是个养肝的好时节,在养肝方面白蒿可谓是一枝独秀,朋友们出去野外踏青的时候,见到白蒿一定要采摘来,不仅可以享受美味,还能养肝护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