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葙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这个小眼睛网警不一般
TUhjnbcbe - 2024/5/1 17:05:00

肖荒拓

肖荒拓,男,中共党员,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为上海市公安局网安总队三队警务技术三级主管,主要负责涉网违法犯罪的侦查打击工作,重点研究新型网络犯罪打击。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4次,曾获得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

-从警第一年“我不会,但我可以学”成为他的座右铭-年7月,22岁的他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全防范工程专业毕业,这个高挑清瘦的小伙子背着行囊,只身来到上海,在上海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这个大家庭开启了网警生涯。同事们见到他的第一眼都会对他那双小眼睛印象深刻,它虽然小但却神采奕奕,透出了年轻人的朝气和热血。刚报到的肖荒拓被安排在政工部门轮岗实习。当时,上海正在举办举世瞩目的世博会,世博会安保工作也正如火如荼。新兵上岗的他,不断被身边网警同事的辛苦奉献精神激励着,于是他主动报名协助制作世博会安保风采宣传视频。制作队伍风采视频这件事对肖荒拓来说有点棘手,当时肖荒拓第一反应就是:“我不会,但我可以学。”他不熟悉业务,于是他就跟着师傅每天去业务队了解情况、采风,很快就了解了网警工作的职责分工,网警师兄师姐们工作的难点在哪,每天需要付出多少工作量等等。伴随素材收集工作,他比同一批进总队的同志更早地了解了网安工作。这是他成为网警后办理的第一件事,一起不寻常的“案子”,意义非凡。因为从制作这部视频开始,他深刻感悟到网警的职责与使命,对网安工作越发着迷。

-从警第八年他成为

新型犯罪领域的“拓荒者”-从警第八年,肖荒拓已经成为办案队中的“老法师”了。刚到办案队时,他的专业知识还是十分不够的。当碰到各种不懂、不会的问题和情况时,他的第一反应始终是“我不会,但我可以学。”年3月,肖荒拓在工作中发现,有人在网上利用内嵌“暗雷”软件的手机应用软件实施诈骗犯罪,他和他的同事们即刻着手调查。原来,“暗雷”是一种伪装软件,常常以色情交友为诱饵,诱骗被害人下载含有木马病毒的APP,或以“网络红包”为幌子骗取被害人钱财。手法极其隐蔽,危害极大,老百姓一旦“踩雷”,将遭受巨额经济损失。面对“暗雷”这个网络黑产技术的又一衍生物,肖荒拓又陷入了思考,他生来就是一个拓荒者,他的名字是“荒拓”,哪里有需要,他就去哪里拓荒。互联网犯罪手法多、变化快,新型网络犯罪层出不穷。要将不法分子绳之以法,他就要和这一个个所谓黑客高手过招,必须练就火眼金睛,只要技术能力比他们还要硬,就不怕他们逃之夭夭。于是,他每天埋在电脑前,一点一点查找犯罪轨迹,一步步思考作案手法,最终还原出不法分子作案的关键证据。从警以来,肖荒拓深入研究网络新型犯罪手法,破解了一批通过在APP中植入木马病毒实施违法犯罪,通过网络黑灰产业助力电信网络诈骗等作案手法。他曾28次牵头组织全市网安部门开展打击黑客、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网络淫秽色情、网络水军犯罪等集中行动,累计参与侦破各类涉网案件多起,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从警第十二年他成为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

年3月,上海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大量的不实言论在网上传播,有所谓“松江九亭超市遭到哄抢”的视频在网上流传,有质疑民警帮助患病居民回家并背上四楼的是假人等等,谣言不断。办案多年的肖荒拓又一次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加入了打击网络谣言青年突击队,一干就是70多天。打击网络谣言就是在和时间赛跑,只有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查处,才能将谣言对社会的影响降到最低。这一次肖荒拓把自己定位成网安新兵,和网络巡查岗位上年轻网警们一起并肩战斗。他学着年轻同志们的模样,像快递员一样,把信息按照内容的不同进行分块整理打包,并且按照信息时间的不同,以秒为单位,把这些信息打上标签。时刻盯着屏幕,7×24小时在线,完成谣言溯源、谣言打击以及遏制谣言传播等工作,全力助力打赢大上海保卫战。年5月,肖荒拓同志被评为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被誉为打击网络犯罪的“前行者”,新型网络犯罪的“拓荒者”,不断追求卓越的“追光者”,成为上海公安网警队伍的一面旗帜。今年34岁的他,已经在网警岗位上工作了12个年头,由于常常深夜与泡面、夜宵为伴,体型逐渐“发福”;由于常常思考研究案情,头发也逐渐变白;由于常常看电脑,眼睛经常布满血丝……如今的他已不再是当年那个精干的小伙,但是他的眼睛始终炯炯有神,透出一如往昔的朝气。他锐利,捕捉犯罪发展趋势;他耐心,深入归纳总结犯罪特点;他赤诚,默默守护老百姓的钱袋子!

来源:人民公安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个小眼睛网警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