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西藏商报」
商报讯(记者王静)近日,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和华中农业大学的研究团队,在海拔米至米的喜马拉雅山脉附近搜集了份光核桃及西藏李属资源材料后,揭示了SINE(短分散重复序列)型转座子在促进积累适应逆境的黄酮代谢物的重要作用,为理解多年生木本果树适应高海拔的遗传基础提供了新认识。
记者了解到,该团队在喜马拉雅山脉附近连续进行了十余年的野外资源考察,系统收集了西藏分布的桃、梅、杏和李等李属植物。一项基于光核桃的最新研究揭示了青藏高原李属物种适应高海拔地区的遗传基础,为研究青藏高原地区植物起源和高海拔适应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自治区农科院研究员曾秀丽介绍,青藏高原地理位置特殊,气候环境独特,同时也蕴藏着大量特色鲜明的种质资源,尤其是喜马拉雅山脉植物的起源和高海拔适应性一直都是业界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