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葙子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47我爹
TUhjnbcbe - 2024/12/14 18:28:00

那天我跟我爹申请说:“我要写写你。”

我爹说:“可以,但你要说一下,我是一位诗人。”

就由这里说起吧,对,我爹是位诗人。

早年间我翻箱倒柜时,在一本破旧诗刊上读过他写的诗,题目叫《反方向》:你向我走来/时间却向反方向溜去/这是我们仨的相遇/从此各奔东西。

我问我爹:“你这写的是什么?”

他:“不知道。”

我:“你能不能拿出点诗人的素养。”

他想了想说:“这首诗是我在你出生那年写的,意思是本来只想跟你娘享受二人世界,不打算要你,但却意识到父亲的职责,选择让你来到人间,然而要了你之后才发现,真的很浪费时间。这是两难的抉择,是一种人生悔悟……”

我:“你还是别说了。”

我爹从小对我的教育方式奇诡。小时候住郊区,家里经常停电,每当此时都是我跟我弟弟的噩梦。我爹点起蜡烛,将我和弟弟关在卧室里开始讲鬼故事,待将我俩吓得魂飞魄散之时,从身后掏出一本唐诗选辑教我们背诵,背一会儿,将我和弟弟赶出卧室,在门外背诵,如背不出就不能进门。

我和我弟弟被吓得不轻,都专心背诗,走向那黑漆漆的门外时犹如上法场,不过几十秒的工夫,却仿佛恶鬼正在身后。起初作业还是绝句、律诗,后来难度加大,某次轮到我弟弟背诵《春江花月夜》,他几乎是在黑暗中嚎号啕着背完的,现在回想,也不免可笑。

别人家爹娘都爱在人前夸自己家孩儿,但在我爹嘴里,我几乎没听过一句好话。有一年我回家过年,邻居到我家话家常,我在旁边斟茶。邻居问我:“听说你在北京工作啦?”我回答:“对,是在一家电影公司……”邻居又问:“做什么呢?每月拿多少钱?”我爹接过话茬:“临时工,还是月光族。”邻居听了大为兴奋,开始长篇大论说自己家儿子多有出息,顺带还安慰我爹几句。

等邻居走了,我憋一肚子气问我爹:“你就不能盼着我好点?”我爹说:“临时工有啥不好?你既然知道人家是来攀比的,就让他炫耀够,他说完该说的自然就走了,难道我跟他对着攀比,那我球赛还看不看了?”

这就是我家的日常。据我爹说,这是他从《笑傲江湖》里悟出来的大道理,叫做无招胜有招。用这招对付我那爱唠叨的娘以及一干亲戚邻居无往不胜。照他的话说,费那么大劲争出高下,连一个包子钱也挣不到,何必浪费这大好时间。

当然,除了诗人这份不合时宜的执拗,我爹还是有几分诗人雅致的。

在我年幼时,我爹经常会和三五好友上山打猎。犹记得当时一众人在山间盘桓了一个上午,一只麻雀也没打到,倒是采了许多白蘑菇。又行几里路,我双脚又肿又痛,赖在地上不愿前行。我爹说前方有个大湖可以游泳,哄得我又站起身来,满心想着那个湖,但又走了好远,仍没看见什么湖,我哭闹起来。他单手将我一揽,抱在肩头说,不信你看。我眺望过去,果然有一山间小湖。

走到近前,我爹将我拎到湖水及膝处玩耍,山泉清凉,还有鱼儿环绕趾间,痒得我哈哈大笑。我爹很得意地说:“我猜这里有湖,果然就有。”

那段时间每逢周末,我爹便带着一家人去野外摘菜,他总是背着双手,在田野里四处寻觅,我跟弟弟问他在找什么,他便教我们分辨茼蒿臭蒿,夏枯草青葙子。弟弟采到一支红色的狗尾巴草问他是什么,他说是鹤顶红,有剧毒,吓得弟弟立刻撒手。他喜好养花,偶尔会带着麻袋和铁锹,去山上取土,说这是天底下最有营养的土,是宝物。我和弟弟争相探着脑袋去麻袋里瞧宝物长什么样,结果被臭得一下午都说不出话来。

那次,是我人生头一回去外省工作。在家门口等车的时候,外头下着好大的雪,我爹握着我的手却出奇的热,他缓缓道:“出门在外,不能强求别人,也最好不要相信任何人的许诺。”

那时的我还很幼稚,对他的教诲不屑一顾,反驳道:“你们成年人那一套我都懂,无非是想说外面的人都很虚伪,可是我要诚心待人家,别人怎么会无缘无故骗我?”我爹笑了笑,捏着我的手说:“倒不是怕你被骗啦,只是,带着期许的人生,尤其这‘期许’是需要别人给予你的人生,会没那么轻松。”

偶尔,我爹也会突然冒出诗人的灵性。

有一天我看新闻里说,中年人大都这样思考问题:大酒大肉没有粗粮健康,鸭绒被不如新摘的棉花暖和,农家收来的鸡蛋就是比市场上的新鲜。我跟我爹探讨两者的可比性,我说中年人迂腐,他思考了一下说:“我们只是不善变。15岁的时候我跟你一样追赶流行,但50岁时我开始热爱俗气的一切。你觉得是我老了吗?不,我只是一如既往地热爱15岁时喜欢上的东西。”

有了微博以后,我给我爹注册了账号。他没事在上面发发对时事的观点看法,看到有人评论就很高兴,热情地跟人家讨论,不知不觉竟赚了两千多粉丝。

有一次,我看到有人在他微博底下说难听的话,我很气,冲上去就骂人。我爹说:“你别生气,我们要允许有人和你观点相左,哪怕是用刻薄的方式。”我说:“是啊,你当然可以允许有人和你观点相左,但我不能容忍有人对我爹刻薄。”我爹不说话,过了一会儿,把那条微博删了。我问他干嘛删微博,我还没骂够呢,我爹“切”了一声说,你感动我一个就行了,还想感动谁啊?

都说人年龄越大,越容易伤感,这在我爹身上却没有体现。

他总是将自己捯饬得像年轻人,牙齿发黄就去洗牙,白发刚生就去染黑,以至于我从来不觉得我跟我爹是两代人。我玩的游戏他也玩,我看的电影他也看。他会跟我的朋友一起聊股票,也会在酒席上和他那些同事推杯换盏时,冲我无奈地一笑。他让我觉得,一个人的年纪与肉身并无关系,而在于他的表情、他的习惯、他所喜欢相处的人群。

我在外工作多年,回家次数渐少,原先仅春节回去一次,今日一算,已经两年没有回家。有一天半夜,广州刮台风,吹得窗棂“哐当”作响,我发短信问我爹家里有没有下暴雨,结果他竟然醒着,还回了我个电话,说他一个人坐在电视前看台风直播,又说台风可能是索马里海盗和基地组织共同研究的“气候武器”,在搞破坏。

那一瞬间,我很想回到小时候,剥橘烹茶,听我这个诗人爹扯天扯地。

《党员文摘》/《视野》

相关链接: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1)给“萧山彭于晏”留点进步空间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2)母亲的鼾声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3)父母这么懂事,你不愧疚吗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4)母亲没有“朋友圈”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5)孝顺有时就是装傻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6)我的农民党员母亲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7)我是怎么跟父母和解的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8)背着岳父去旅行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9)别让父母觉得人间不值得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10)父亲和他的发小们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11)被岁月遗忘的幸福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12)没有点奢侈又算什么生活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13)我给妈妈当老师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14)渺小的温暖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15)儿子,为啥你的朋友圈变成了一条线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16)母亲的话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17)父母不欠你一句“对不起”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18)最珍贵的礼物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19)百年皂荚一生情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20)母亲的档案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21)一生为她做43顶帽子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22)在琐碎中成就自己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23)母亲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24)母亲像一棵树,父亲像一座山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25)最好的孝敬,是带父母跟上这个时代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26)母亲的书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27)在你离去多年以后,我为你骄傲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28)最贴心的月光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29)那个饱尝冷漠的人,给了我们一屋子温暖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30)回归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31)回首方知身是客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32)“车库孝女”朱晓晖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33)一生之信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34)母亲的安全感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35)来世我保证不摔倒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36)母亲的舍得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37)勃发在我生命中的泽兰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38)墙角的父亲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39)医者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40)不是每一步都在计划中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41)别样旅行公里,上司帮下属看望父母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42)等我们老了,还敢爱吗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43)请允许“人走茶凉”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44)温馨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45)我们总是对亲近的人苛刻

中国故事部

我和我的父母(46)后娘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47我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