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绿的水,清清的山,清水镇就在北京西边;蓝蓝的天白云在灵山间,百花山盛开蝶舞翩翩;吃不完的美味,装不下的特产,来一次清水就会忘返流连……”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举办的“乡情京韵颂盛世,凝心聚力促振兴”活动中,来自清水学校合唱团的孩子们,以歌声与舞蹈的形式演绎着节奏明快、清新悦耳的《清水谣》,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门头沟区清水地区秀美的山水生态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深深感染了现场每一位嘉宾。
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学校就坐落于这绿水青山间,是距离门头沟城区最远的一所山区学校,也是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和初中为一体的寄宿制学校。学校服务于周边32个自然村,但受限于近年城镇化加速,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镇,生源缩减,学生人数并不多。
“小学校,更要办出好教育;扎根绿水青山,就要向这金山银山要教育质量。”校长王辉介绍说,近年来,学校在区教育两委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在清水镇的大力支持下,立足门头沟区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定位,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挖本土生态文化资源,强化实践育人、活动育人,把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帮助他们打好人生底色。
把劳动教育搬到田地里
奔跑在绿水青山间
丰富多彩开学第一课
民俗小院磨豆腐
实践育人
让教育行走在绿水青山间
一缕清风,一片谷田。9月23日,清水学校的孩子们走进清水花谷,与来自清水镇的农民伯伯一起庆祝第三届“相聚花谷,喜迎丰收”农民丰收节。
百日草、硫华菊、荷兰菊、向阳花、鸡冠花等二十多种各色景观花卉,层层叠叠、相互簇拥;绯红的藜麦、黄澄澄的油葵、金灿灿的谷子,色彩斑斓,让人如痴如醉……在北京市劳动模范、下清水党支部书记王进生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花团锦簇、作物兴盛的生态田园。
“割谷子时,手要握住秸秆往上三分之一处,太上了不容易使劲,挥舞镰刀前要观察四周环境,注意安全。”来到谷田边,懂得谷子收割技术的老农赵爷爷把动作要领拆分讲解,同学们认真聆听,随后拿起镰刀;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谷子收割完了,学生们将捆好的谷子运到广场。看着自己亲手收割的一捆捆谷子,孩子们脸上洋溢出丰收的喜悦!
知家乡,爱家乡。清水学校附属幼儿园园长赵丽娜就是“学成归乡”的典型代表,她时刻想着帮助孩子们早早树立“报效家乡”的远大志向。“活动是最好的载体,我要带着孩子们走出幼儿园,去感受家乡的美!”赵丽娜说。9月27日,她带领清水学校附属幼儿园的孩子们走进了家乡的民宿小院,与清水镇政府青年干部大手拉小手,共同开展了“金秋遇农忙,小院谷飘香”农耕社会实践活动。
翩翩落叶空中飞舞,柔柔阳光和暖照耀,鸟儿自由歌唱,红叶攀满红墙,大自然的变化为孩子们打开看世界的窗口。赵丽娜说:“这样的活动多了,用不着老师总去说教,孩子们也会更爱自己的家乡。”
据介绍,清水学校积极发挥地域人文自然与革命老区的资源优势,与乡镇单位合作,陆续开展具有乡土气息的实践活动。如,走进燕家台村烈士陵园“憩英园”,开展“忆先烈,跟党走”清明祭扫等活动;走进塔河村挺进军司令部旧址,了解清水地区晋察冀的革命史;走进黄安坨村毛主席批示纪念馆,了解解放后清水地区的经济发展史等等。与乡镇合作举办地域特色、形式鲜明的艺术节、文化节等活动,如每年一度的“腾飞吧,清水学子”六一展演,以及“乡村大舞台”“诗歌礼赞祖国”等活动,让活动与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根植活动育人的生命力与活力。
“用好身边的资源,以开发系列本土特色实践课程为抓手,把地域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乡土文化传承下去,厚植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浓厚情感,是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校长王辉说。
锻造队伍
“山鹰”在绿水青山间翱翔
学校发展,教师为本。无论是实践课程的开发还是落地,都离不开教师。近年来,区教委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