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葙,乃是此物的学名。
对于并不深入研究药用植物的朋友来说,青葙子是什么似乎显得稍微晦涩。但当朋友们看到此草的时间,一定并不会显得陌生。尤其是生活于农村的朋友,在田间地头会经常看到它。
青葙属于苋科植物,所以青葙的幼苗和苋菜有几分相似之处,而其长大之后则会生出一束束红白相间的花束,和鸡冠花又有几分形似,故而民间亦常称其为‘野鸡冠花’。
中药里面常使用的青葙子正是这种植物的成熟种子,青葙一般在秋季成熟,人们采收青葙的成熟花束,然后碾出里面的种子晒干即可入药。
青葙子入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神农本草经》,而后历代的本草典籍之中也多有关于它的介绍。
大部分医者认为此物气味苦寒、质地沉降,有苦寒滑利、荡涤郁热之功,而且其最善于走肝经,故而对于肝热诸证颇有良效。
那么青葙子在实际的应用之中究竟有何妙用呢?相信朋友们看完下文就会知晓。
1、缓解肝热上炎之目赤眼昏
肝开窍于目,这是中医理论对于肝和目之间关系的理解。所以肝火上炎的时间,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我们的眼睛,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肝火旺的时间会容易出现目赤肿痛这些问题。
而青葙子气味苦寒而滑利,清泻的作用尤为明显,当其走肝经之时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泻体内郁热的作用。所以古人在缓解一些肝热导致的目赤肿痛、眼昏眼花、目中生翳等症的时间,就常会选择使用此物来缓解。
古人在介绍它在这方面的妙用的时间就说到,若有‘目红肿痛、羞明畏光、眼涩难开’诸证,可以青葙煎水解之。或将其同车前草、决明子、刺蒺藜、菟丝子等配伍同用,其效更佳。
2、缓解肝阳上亢之头目眩晕
若是肝内郁热较久而难以消除,则极易出现肝阳上亢、肝阳化火诸证,此时最为明显的症状就是会伴有头目眩晕、头痛难忍等情况。
而此物苦寒滑利,在清泻肝火的同时则可以起到平抑肝阳的作用,所以对于肝阳上亢、肝阳化火带来的不适症状使用它也是可以有效缓解的。
对于轻微的肝阳上亢之症,古人就常直接单独使用它来煮水喝,一起到预防和控制不适症状的发生。
中医里面则还常将青葙子和石决明、夏枯草、珍珠母、天麻、钩藤、栀子、霜桑叶等药材配伍使用,其在此方面的作用则会表现得更加明显。
当然,上述这些也不过是青葙子的部分主要用途。一方水土养一方良药,相信在不同的地区人们还有关于青葙子的其它妙用,若是朋友们对此也有过了解,欢迎大家一起多多交流、共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