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葙子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我国青霉素,如何从天价到白菜价,
TUhjnbcbe - 2025/4/6 17:50:00

前言

在70多年前的中国,青霉素是一种高昂的特效药。由于中国当时并不能大量生产青霉素,在黑市上进口青霉素售价甚至高达一根金条。然而,就是只用了短短十多年时间,中国就完全实现了青霉素自产,药效和外国进口的一样好,而且价格便宜到谁都用得起。

在我国,为什么国产青霉素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成规模?为什么国产青霉素可以成功走向世界?

青霉素的发现

在回答这两个问题之前,需要先来了解一下青霉素的起源。青霉素出现之前,人类并没有多少强力的抗菌药物。年英国医学博士亚历山大·弗莱明,在实验室的培养皿发现了可以杀死细菌的青霉菌。弗莱明也因为对青霉素的突出贡献而被尊称为——“青霉素之父”。

虽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菌,但他一直无法提纯。他在年将青霉素霉菌菌体交给了弗洛里以及钱恩两位科学家,希望他们能继续自己的研究。两位科学家虽然对青霉素进行了许多成功的实验,但还是无法提取出可以提供给人类使用的青霉素。

亚历山大·弗莱明

因为无法大量生产,青霉素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这个情况直到年才有所改善,这一年美国农业部门在玉米上发现发酵的玉米浆存在有大量的青霉素,从玉米上直接提取原料让青霉素实现了量产。同年成功量产的青霉素送到每一个在战场上受伤的同盟国士兵手中,成功地从死神手中挽救了大量的生命。

青霉素因为成功挽救了无数士兵的生命而与原子弹、雷达并称“二战三大发明”。因为对研究青霉素做出了突出贡献以及挽救了无数生命,亚历山大·弗莱明、弗洛里以及钱恩三人获得了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青霉素三杰:弗莱明(左)钱恩(中)弗洛里(右)

青霉素在旧中国

中国当时也注意到了青霉素对于抗菌的重要作用,并由一些专业人士负责进行相关实验。年医学博士汤飞凡以及一些医学工作者在昆明成功生产出每瓶包含五万单位的青霉素。虽然青霉素是造出来了,但这些产出根本满足不了当时的需求。

进行医学实验的汤飞凡

二战结束后,美国逐渐放开了青霉素出口的限制,甚至在年在上海援建了一座青霉素工厂。但因为腐败的民国政府,从美国进口的青霉素并没有正常地拿到药房销售,而是被买办阶级全部私吞后拿到黑市上倒卖。

40年代后期的民国政治腐败,经济凋敝。国民政府滥印钞票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嗅觉灵敏的黑市商人开始囤积青霉素以及黄金作为地下交易的硬通货,因为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已经贬值到连废纸都不如。在那个时期,黑市上的青霉素甚至昂贵到一根金条才能买一管。

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

青霉素在新中国

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差不多一年后,为了保护中国东北边境,志愿军入朝作战。刚进入朝鲜的志愿军不仅缺衣少食,而且医疗物资也十分紧缺。

由于对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仇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宣布对中国进行残酷的制裁措施,不仅禁止了石油等化工产品入境,甚至连救人命的医疗物资也在禁运之列。入朝志愿军当时最急需的药品就是抗菌的青霉素,美国人同时暂停了对上海青霉素工厂玉米原浆以及乳酸的出口,这两个东西都是量产青霉素的重要原料。

入朝作战的志愿军

西方世界宣布对新中国实行贸易禁运,也禁止自己控制的殖民地同新中国做生意。香港当时是英国的殖民地,而且离大陆很近,自然也被港英政府重点看管。为了禁止医疗物资以及一些志愿军急需的物品通过水路进入内地,港英政府颁布一条严苛的法律——发现开往大陆方向的走私船会立刻开火。可以说当时共产党是拿着钱也买不到物资,因为没人敢卖。

在这样一个危急时刻,只有一个香港富商愿意用船只帮志愿军大量走私物资,那就是从事房地产生意的霍英东。霍英东当时凭借房地产赚得盆满钵满,并不缺钱,也没必要拿自己的私人船队来干这么危险的工作。但为了民族大义,为了反击西方侵略者,霍英东还是搭上了自己的私人船队。

年轻时的霍英东

霍英东通过船队给志愿军输送了数不清的军用物资以及汽油,救人性命的青霉素也在里面。正是因为霍英东提供的青霉素,很多志愿军的伤兵都保住了性命。霍英东因为对中国抗美援朝的正面贡献而被许多中共的高层喜欢,甚至被尊称为“红顶巨贾”。

虽然霍英东持续往大陆输入了大量的青霉素,但老靠走私也不是个办法,因为霍英东的供货只能优先提供给前线的将士,数量并不多,而且老百姓几乎没有青霉素的配额。中共高层认为中国一定要有自主生产青霉素的能力。而让中国可以自主生产青霉素和一个喝过洋墨水的博士密切相关,他就是——张为申。

张为申

年张为申远渡重洋,前往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学习生物化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并在本校担任研究员。年经历无数波折的他携带导师赠与的青霉素样本成功回国,在中央生物制品研究所担任主任技师,主要负责青霉素的研发工作。

因为国内并没有可以提供富含青霉素样本的发酵玉米原浆,张为申只能换种植物来寻找合适的原材料。在实验了无数种材料后,他在用于肥田的棉籽饼粉成功提取出了可以代替玉米原浆的成分。可以代替玉米浆的原材料有了,还需要代替乳酸的原料。张为申立刻马不停蹄地投入研究中,终于在玉米中找到了可以代替乳酸的原料。

因成功找到青霉素原料替代品荣获劳动模范的张为申

一发现青霉素原料的替代品,张为申立刻把这一成果和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同事进行分享。也正是因为张为申的努力,年5月份青霉素在上海第三制药厂成功投产。

能使用造价更便宜的棉籽饼粉代替高昂的玉米浆,使用造价低廉的玉米提取物代替乳酸,这让青霉素的成本降低了许多。而且伴随着我国自二十世纪50年代逐渐开始的工业化运动,越来越多的制药工厂也在国内生根发芽。制药工厂多了,生产工艺先进了,产量上去了,青霉素的价格自然也就越来越低了。

50年代生产青霉素的车间

在经过无数代技术的更新,截止到目前,中国自产的青霉素每年可生产10万吨。而国际市场对青霉素的需求仅仅是5—6万吨。国产青霉素占据了90%的国际市场,因为价格低廉、药效好被国际消费者喜欢。

令人意外的是,青霉素从一根金条才能换一管的特效药变成人人都用得起的大路货,只相隔了短短5年时间。而让这个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而成为可能。

结语

同时,爱国商人霍英东为了民族大义,不顾个人安危冒死运输青霉素;爱国学子张为申为了中国能够自主生产青霉素,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碍,回国效力。他们在新中国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伸出了援手,为中国的青霉素产业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他们是值得所有中国人永远铭记的英雄!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国青霉素,如何从天价到白菜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