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明目用药
来源:《本草从新》
作者:吴仪洛
朝代:清·公元-年
年份:
1、甘菊花:宣、祛风热、补肺肾、明目。
甘苦微寒。备受四气。(冬苗、春叶、夏蕊、秋花。)饱经霜露。得金水之精。能益肺肾二脏。以制心火而平肝木。木平则风息。火降则热除。故能养目血。去翳膜。(与枸杞相对、蜜丸久服、永无目疾。)治目泪头眩。散湿痹游风。家园所种。杭产者良。(花小味苦者、名苦薏、非真菊也、景焕牧竖闲谈云∶真菊延龄、野菊泻人。)有*白二种。单瓣味甘者入药。白术、枸杞子、地骨皮为使。
2、菊青叶:救垂危疔*。(以叶捣烂、入酒绞汁饮之、其渣敷于*上、神效。)
3、谷精草:轻、明目。
辛温轻浮。功善明目退翳。兼治头风喉痹。牙疼疥痒。田中收谷后多有之。田低而谷为水腐。得谷之余气结成。(谷精草为末、热面汤服二钱、治鼻衄不止。)
4、草决明:一名青葙子。泻肝明目。
味苦微寒。除风热。治一切目疾。虫疥恶疮。能动阳火。瞳子散大者勿服。
类鸡冠而穗尖长。
5、决明子:(泻肝明目。)
甘苦咸平。祛风热。(作枕、能治头风。)治青盲内障。翳膜遮睛。赤肿眶烂。泪出羞明。状如马蹄。以能明目。故名。捣碎煎。叶作菜食。利五脏。明目。
6、木贼草:轻、发汗、退目翳。
甘苦而平。治目疾迎风流泪。翳膜遮睛。(翳乃肝邪郁遏、不能上通于目。)去节者能发汗。中空而轻。有升散火郁风湿之功。多服损肝。(舌边出血、木贼煎水、漱之即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