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小暑,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随着盛夏开启,气温升高,同时进入伏早期。虽说小暑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故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由于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劳累,人们就更不能忽略对身体的养护。那么,热气蒸腾的小暑时节究竟该怎么“吃”?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特需)营养门诊杨柳教授今儿为大家提供了节气科学饮食建议。
俗话说“热在三伏”,小暑节气恰在初伏前后,因此在饮食上应注意清热祛暑,对此,饮食概括为“三花三叶三豆三果”。“三花”指金银花、菊花和百合花,适合冲泡成茶,是消暑佳品;“三叶”是指荷叶、淡竹叶和薄荷叶,也适合冲泡;“三豆”是指绿豆、赤小豆和黑豆,中医称之为“夏季灭火器”,能清热降火;“三果”是指西瓜、苦瓜和冬瓜。也宜多食用荷叶、扁豆、薏苡仁等材料煲成的汤或粥。
节气饮食方
西瓜*瓜番茄汁
配料:西瓜半个,*瓜半支,番茄3个大小适中。
做法:西瓜去皮、去籽,*瓜去皮、去籽,番茄沸水冲烫、剥皮。三者同时绞汁,三液合并,随量饮用。
功效:清热、生津、止渴。对于夏季感冒,口渴、烦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小便赤热者尤为适宜。
荷叶粥
配料:荷叶50克,白糖30克,梗米克。
做法:将荷叶洗干净,去蒂及边缘,然后粳米淘洗干净,放在锅内加适量的水,再将荷叶盖在梗米上面,最后煮成粥后加白糖。
功效:清热、消暑、利湿之功效。对于夏季泄泻,眩晕,水肿者尤为适宜。
茶饮
(1)消暑解*茶:银花10克、橄榄3个、鲜竹叶10克,煎水代茶,具有清热生津功效。
(2)消暑祛湿茶:金银花、绿豆衣各10克,薄荷6克,煎水代茶,具有消暑利湿生津之功效。
(3)清心解暑茶:取鲜竹叶心6克、莲子心3克、麦冬6克,煎水代茶凉饮,有解暑、健脾胃、助消化之功效。
温馨提示:本文提供经验方仅供参考,服用请遵医生指导。
国医堂中医(特需)营养门诊
科室简介
国医堂中医(特需)营养门诊依托福建中医药大学的资源优势,以《国民营养计划(-年)》作为工作总纲,以“加强传统食养指导,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思想指导,以国家卫生行业营养标准为指导,以中西医理论体系为基础,以中医食疗为纲领,以现代营养学为延展,结合全国名中医杜建教授的学术经验,结合营养测评软件、膳食评价、体脂分析、中医特色体检等方法,为已病患者和未病人群制定综合性、个体化食治方案。
强大的专家团队:中医(特需)营养门诊由全国名中医杜建教授作为首席指导专家,多位中西医医师、专业营养师构成强大的治疗及咨询专家库。
多元化的健康服务:为满足不同层次人员的需求,特别为每位来访者制定综合性个体化食治方案,开展如中药汤剂、膏方、茶疗、食疗、药膳、营养配餐特色治疗方法,让您安然做好病前预防、病后调理、瘥后防复。
文字撰稿
五味子
图文编辑
菟丝子
精彩导读
视力从4.6提升到4.9仅用半个多月,国医堂核桃灸+小儿推拿显奇效,厉害了~
省三院“三伏灸”火热预约进行中!你还纠结的这些“问题”,今儿终于有答案了~
推荐指数:★★★★★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