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指导;华南农业大学主办,富美实(中国)协办。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等相关负责同志以及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维索萨联邦大学等单位国际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参加会议。
文丨南方农村报记者陶磊见习记者马千里实习生叶梓今年7省县见虫
防控压力大于去年
草地贪夜蛾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全球预警的跨国迁飞爆发性重大农业害虫。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创新办公室研究与推广处官员杨普云介绍,草地贪夜蛾从至今短短4年就扩张到全世界70多个国家。
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创新办公室研究与推广处官员杨普云线上分享
草地贪夜蛾自年底侵入中国以来,已在多地定殖并大面积暴发。年我国草地贪夜蛾实际发生面积万亩,低于预测发生面积。一方面得益于早春境外虫源减少,更重要的是我国实行区域联防、分区治理的综合防治技术,在草地贪夜蛾的防控上取得重大胜利。
年,草地贪夜蛾最远扩散至辽宁省,我国27个省(市、区)见虫。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年我国草地贪夜蛾发生面积达到万亩次,长江以南发生面积约占80%。目前,草地贪夜蛾已经在华南、西南7省个县见虫。根据年发生情况、境外虫源迁入和发生规律研判,今年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压力将明显大于去年。
草地贪夜蛾侵入我国2年时间,除玉米之外,还为害高粱、谷子、甘蔗、薏苡、小麦、大麦、花生、竹芋(冬粉薯)、莪术、香蕉、生姜、马铃薯、油菜、辣椒、白菜、甘蓝等17种作物以及苏丹草、皇竹草、稗草、马唐、牛筋草和青葙等6种杂草。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王振营介绍,年,草地贪夜蛾在多地出现为害水稻秧苗的情况,福建云霄县发现草地贪夜蛾在水稻育秧穴盘上为害,秧盘平均被害株率达到55%。另外,草地贪夜蛾在秋季南回迁飞过程中降落,可对我国华北地区冬小麦造成危害。“去年冬季,安徽、山东、河南等地区,冬小麦幼苗被草地贪夜蛾为害茎基部,造成缺苗,影响产量。”王振营说。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王振营
49个品种具中等抗性
转基因玉米防治效果好
草地贪夜蛾幼虫在田间的扩散分为2个阶段,初孵后进行第一次扩散,三龄以后进行第二次扩散。田间研究发现,一个卵块的草地贪夜蛾扩散面积可以达到一分地(0.1亩),扩散能力较强。
草地贪夜蛾抗性品种玉米是非常重要的防控措施。在美洲,转基因玉米是防控草地贪夜蛾的根本措施。王振营介绍,在国内的实验中,中等抗性品种可以有效减轻草地贪夜蛾的危害,通过国内多个玉米品种的筛选,49个品种具有中等抗性,可以有效减少草地贪夜蛾危害、降低种群数量。
吴孔明介绍,根据在云南进行的Bt转基因抗虫玉米实验,受草地贪夜蛾为害时,普通玉米比转基因抗虫玉米产量减少50%以上。在转基因玉米、常规玉米、高粱、小麦、谷子、大豆混合种植的田块中,草地贪夜蛾产卵主要集中在转基因抗虫玉米上。
“普通玉米一旦受到为害,其他草地贪夜蛾就几乎不会继续扩散到该玉米上,因此草地贪夜蛾产卵时卵块始终集中在转基因玉米上。”吴孔明解释,“转基因玉米在田间可以形成诱杀草地贪夜蛾的现象,这将对其防控发挥一个非常积极的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指导专家组组长吴孔明通过线上分享
分虫态分时期防治
定量定向精准施药
草地贪夜蛾在叶片产卵,幼虫啃食玉米心叶,在土壤或地面化蛹。不同虫态空间分布不同,所以要进行精准施药。广东省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徐汉虹团队集成一套绿色防控发精准定量定向施药方案。可以针对不同虫态、不同位置进行施药,提升防控效果。
广东省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徐汉虹
玉米苗期采用种衣剂或拌种进行防控,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和溴氰虫酰胺等种衣剂,种苗期防治效果达到10-15天。防治幼虫时,采用喇叭口定向定量施药或撒施颗粒剂,有效控制幼虫期的危害。采用氢氧化钙、枯草芽孢杆菌药肥等土壤消*剂,可以有效杀灭草地贪夜蛾蛹,降低种群数量。石灰氮可以降低化蛹40%以上。“施用丛枝真菌具有促进植株吸收农药的作用。”徐汉虹介绍。根据试验,将丁硫克百威的种衣剂配合施用丛枝真菌之后,防治效果提升20%以上。采用随水施药方式不仅可减少农药用量、提高有效利用率,同时可以减少农药在土壤中的积累,减少环境污染。草地贪夜蛾钻蛀到玉米棒子内之后防治难度增加,增加用药量面临食品安全问题。徐汉虹介绍,团队研发的水凝胶环可以随雨水缓释农药有效成分,持续防治钻蛀玉米棒子的幼虫。且苞叶农药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通过物理诱杀、智能控制、性诱食诱光诱达到精准测报,然后精准用药,通过在草地贪夜蛾整个生育期,不同时期不同措施精准施药,构成草地贪夜蛾精准防控体系,达到高效环保安全的目的。既要防控好草地贪夜蛾,也要使农药用量降到最低。”徐汉虹说。性诱、雷达预警国际领先防控从应急向可持续治理转变草地贪夜蛾对菊酯类农药、有机磷类农药以及烟碱类农药已经存在抗性,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等新型农药抗性较低。吴孔明介绍,根据调查,年云南玉米用药2次;年用药接近4次;到年,用药次数超过6次。目前在瑞丽的甜糯玉米上,一星期用药一次。“应急防控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和为害,但农药用量的快速增加会导致抗药性产生。一旦新型化学农药产生抗性,就会对草地贪夜蛾的管控带来重大影响。因此,要从应急防控转变到可持续治理上。”吴孔明说。草地贪夜蛾在起飞、巡航和降落过程中采用不用防治方式,构筑草地贪夜蛾迁飞预警与绿色防控工程,虫源地绿色防控可以使用灯光诱杀、食物诱杀、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抗性品种综合措施进行防控。迁飞过程中使用雷达监测预警和空射灯监测阻截,迁入地可以采用灯光诱杀、食物诱杀、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抗性品种防治的措施。目前新型昆虫迁飞监测雷达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性诱和雷达监测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草地贪夜蛾雷达预警已经连续多年监测,建成全国草地贪夜蛾雷达网,可对草地贪夜蛾和其他害虫的迁飞提供及时准确的预警数据模型和信息。除全国层面的雷达监测以外,还可以通过性诱预测和灯光诱集来预测草地贪夜蛾的产卵的动态和幼虫孵化的动态,为防控提供一个技术支撑。吴孔明建议,通过现代农业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力争在3-5年的时间构建和实施以精准检测预警、迁飞高效阻截和种植Bt玉米为核心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实现低成本、绿色可持续防控目标,满足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性需求。专家访谈环节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高希武
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咸春龙致辞
华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书记闫笑久致辞
富美实(中国)总裁吴朝晖致辞
大会合影
维科萨联邦大学(UniversidadeFederaldeVi?osa)科学家EliseuPereira分享题《Asnapshotofadecade-longresearchprogramonFAWinBrazi》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ThePennsylvaniaStateUniversity)科学家CharlesJ.Mason做了题为《Intersectionofplantresistanceandgutmicrobiomes》的演讲
富美实(FMCCompany)全球杀虫剂技术经理JohnAndaloro以《FMCGlobalviewonFallArmywormSpodopterafrugiperdaControl》为题做分享。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员张帅做了题为《草地贪夜蛾防控抗性管理》的报告
华中农业大学李建洪教授就《湖北省草地贪夜蛾田间种群的杀虫剂敏感性及靶标突变检测》的题目做了报告
中国农业大学何雄奎教授做了题为《植保无人机飞防精准防控草地贪夜蛾应用技术》的报告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袁会珠进行《植保无人飞机撒施颗粒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精准打击》的报告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国平就研究的课题《*淮海夏玉米草地贪夜蛾的监测和防控》报告研究成果
中山大学副教授朱冠恒做《MultiplesgRNAsinduc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