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葙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每日一练中医执业医师
TUhjnbcbe - 2022/3/9 17:37:00

1.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大*的功效?

A.泻下攻积

B.清热泻火

C.凉血解*

D.逐瘀通经

E.利尿通淋

E

解析:A、B、C、D均为大*的功效。大*临床上虽可用治湿热淋证,但主要是取其泻下通便导湿热积滞外出,而本身无利尿通淋作用。故答案应选择E。

2.大*用以攻下通便,应选用:

A.生大*后下

B.生大*先煎

C.熟大*

D.酒炙大*

E.大*炭

A

解析:大*生用泻下力强,故应生用,且入汤剂后下,或开水泡服。而生大*久煎或熟用,泻下力均减弱;酒炙大*作用偏上,且活血力强;大*炭偏于止血,故答案应选择A。

3.具有泻下软坚、清热功效的药物是:

A.大*

B.芦荟

C.芒硝

D.番泻叶

E.郁李仁

C

解析:本题中的五味药物虽然均有泻下作用,但其中只有芒硝味咸可软坚,故答案应选C。

4.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大*的主治病证?

A.积滞便秘

B.湿热痢疾

C.热*疮疡

D.痰饮喘咳

E.血热吐衄

D

解析:大*具有泻下攻积之力,用于积滞便秘症,并可祛除肠胃湿热积滞而治泻痢后重。同时,大*还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之功,临床上用治热*疮疡和血热吐衄等症。大*无入肺治痰饮喘咳之功,故答案选为D。

5.大*临床上常用治湿热泻痢,是取其何功?

A.泻下通便

B.清热泻火

C.凉血止血

D.清热解*

E.逐瘀通经

A

解析:大*通过泻下通便之功,导湿热积滞外出,故可用治多种湿热蕴结之证,如湿热泻痢、湿热*疸等,故答案选A。

6.大*用治湿热*疸,常与下列何药配伍?

A.生地*

B.牛蒡子

C.连翘

D.桂枝

E.栀子

E

解析:本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栀子入肝胆,善于清利肝胆湿热,临床上常与大*、茵陈蒿配伍,用治湿热*疸,故答案选E。

7.既可润肠通便,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

A.决明子

B.生地*

C.火麻仁

D.郁李仁

E.松子仁

D

解析:本题中的五个备选药物中,虽然均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但只有郁李仁尚具有利水消肿之功,故答案选D。

8.松子仁除润肠通便之功外,还具有的功效是:

A.利水消肿

B.生津止渴

C.润肺止咳

D.养血安神

E.益气健脾

C

解析:松子仁质润气香,甘润入肠、入肺,既润肠通便,又润肺止咳,故答案选C。

9.甘遂内服时,宜:

A.入汤剂

B.入丸散

C.先煎

D.后下

E.另煎

B

解析:由于甘遂的有效成分不溶于水,故不宜入煎剂,多入丸散为宜,故答案选B。

10.甘遂内服时用量宜:

A.0.01g~0.5g

B.0.5~1g

C.0.5~3g

D.1~3g

E.3~10g

B

解析:由于甘遂有*,内服时用量不宜过大,但也不可太少,适宜0.5~1g,答案选B。

11.甘遂、京大戟、芫花均有*,内服时宜:

A.久煎

B.醋制

C.酒制

D.后下

E.姜汁制

B

解析:三药虽有*,但醋制后其*性均可降低,故内服时宜醋制。答案选B

12.甘遂、京大戟、芫花配伍应用时,不宜与下列何药配伍:

A.干姜

B.海藻

C.人参

D.甘草

E.藜芦

D

解析:中药配伍禁忌“十八反”中明确指出三药不宜与甘草配伍,故答案选D。

13.除泻水逐饮外,又具祛痰止咳作用的药物是:

A.甘遂

B.京大戟

C.芫花

D.商陆

E.巴豆

C

解析:本题中的五个备选答案,虽均有泻水逐饮之功,但其中只有芫花兼有祛痰止咳之功,故答案选C。

14.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巴豆的功效?

A.峻下冷积

B.逐水退肿

C.祛痰利咽

D.破血消癥

E.外用蚀疮

D

解析:巴豆辛热善除冷积,有较强的逐水退肿作用,并能祛痰利咽以利呼吸;外用有蚀腐肉,疗疮*的作用,故答案选D。

15.具有逐水消肿,破血消癥功效的药物是:

A.商陆

B.牵牛子

C.千金子

D.芫花

E.巴豆

C

解析:本题中的五个备选药物虽均具有逐水退肿的作用,但其中只有千金子具有破瘀血、消癥癖、通经脉的作用,故答案选C。

16.牵牛子不宜与何药配伍:

A.芒硝

B.五灵脂

C.硫*

D.巴豆

E.郁金

D

解析:牵牛子配巴豆属于中药配伍禁忌“十九畏”范畴,故答案选为D。

17.巴豆内服多入丸散,用量宜:

A.0.1~0.3g

B.0.3~0.9g

C.1~3g

D.3~10g

E.10~15g

A

解析:巴豆有大*,且药性峻猛,故临床内服入丸散,用量不宜过大,以0.1~0.3g为宜。故答案选A。

18.下列药物哪味药属于泻下药?

A.青葙子

B.牵牛子

C.白芥子

D.苍耳子

E.栀子

B

解析:上述备选答案中的五味药物,虽入药部位均为植物的种子或果实,但只有牵牛子具有泻下逐水之功,属于泻下药中的峻下逐水药,故答案选B。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日一练中医执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