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年男人怎样才能活得通透”这个话题,可取的经验有很多,听我给你慢慢总结。
1、少操心国家大事,多关心柴米油盐。
咱就一小老百姓,在大排档跟人劈酒吹牛说的玩意儿,怎么可能使一艘巨轮转舵呢?
虾米要有自知之明。
有那闲工夫,还不如多关心一家老小:妻子为何抱怨家务繁重?孩子为何学业压身?老人为何孤独无助?
先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再去玩“幻想自己是造物主”的游戏吧。
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顶的是家的天,立的是家的地。
2、没那个本事,别去炒股票。
股票这玩意儿,比盛产葡式蛋挞那个地方的支柱型产业还不靠谱,指望它发家致富,带你阶层跃迁,比做春秋大梦还离谱。
知道股市的底层运作逻辑是什么吗?知道交易机制如何建立的吗?知道股票企业的财务报表怎么看吗?
这些都不知道还学别人炒股,一股脑挤进来,到最后兜比脸还干净地出去,甚至倾家荡产,就问一句知道啥是淹没成本吗?知道啥是凯利公式吗?
不知道还敢来当镰刀?你这棵韭菜没被连根拔起都算走大运的了。
3、千万不要好人为师,对别人指手画脚,尤其是对只比你小几岁的人,像指点江山一样,替别人的人生做规划。
人家非但不会对你感激涕零,反而觉得你就是个“事儿B”,管天管地你个陌生人还管我拉粑粑放P?即使是亲朋好友,这么爱管闲事的人也应该在过年串门的时候赏他一串冲天炮。
别人的日子过得好好的,凭什么由你去指点“迷津”?就因为人家没有按照你的想法去过日子?还是说你羡慕嫉妒到发疯?要不然就是闲得无聊发慌,自己的人生都过得一塌糊涂,还有脸替别人规划人生?咋地,想让所有人都跟你的人生一样“发烂发臭”啊?
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了,远比指导别人如何按照自己的想法过日子,重要得多。
任何人都没有妄加干涉他人的生活方式的权利!假借社群的名义也不行!因为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必将自食恶果!
4、不要背负任何贷款,买东西尽量付全款。
知道全国失信被执行人有多少吗?
万!
我知道撬动杠杆的威力,我也知道想要赚大钱,没有信贷资源的扶持是不行的,我更知道在一个以债务驱动为主的经济运作体系里,没有贷款产生的信用带来的红利,赚大钱的路简直寸步难行。
但是!对于一个月收入只有5、甚至只是刚好达到最低薪酬标准的人来说,借贷除了透支自己往后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大好时光之外,没有半点好处!
这就是绝大多数人的现状:贷款一时爽,还款火葬场。
我知道房价很高,高到我仰望到脖子断了也还是没能望到顶,我也知道仅凭我的工资连一辆奥拓QQ或五菱宏光的分期款都要还一年半载才能还清,我更加知道买一部iphone13ProMax都要割掉半个肾才能买得起……
但是这些统统都是借口!都是为了满足当下欲望的借口,或是掉入消费主义陷阱,S要面子,不愿意承认错误,于是越陷越深。
知道贷款机构最喜欢什么样的大鱼,哦不,客户吗?就是那些不懂得延迟满足,只想要即时满足的人。
这群人有这么几个特点:从早到晚都在刷短视频,一刷就停不下来,早上一睁眼刷短视频可以刷到天黑吃晚饭的那种。还有看网络小说从手机电量满格状态看到没电自动关机的,甚至一下班就躺在床上看美女直播的。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就不在此赘述了,以免跑题跑到外太空去。
总之,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有多少花多少,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透支未来,因为未来的时间很宝贵,把本该无拘无束的人生过得如此紧巴巴的,不值得。
5、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多接触科学,少谈论玄学。
怎么避免老了和自己的父母一样,被各种谣言糊住双眼?
从现在开始锻炼解析信息集成的能力。
说人话就是遇到一些无法判断真伪的信息时,尽量做到多个信息源交叉验证,还要多接纳有价值的信息,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见解。
还有就是多接触科学思维,少谈论玄学。
科学思维不是以科学马首是瞻,也不是为科学和非科学划分三六九等,而是具有质疑和实证的精神。
至于为何少谈论玄学,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降低被谣言迷惑的概率。
有些人会把玄学和哲学混淆在一起来谈,我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蠢还是坏,就问一句:医院治病,还是随便去路边摊买一本《九阴真经》带回家修炼呢?
反正活通透了的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我就不多说了。
6、别碰烟酒,不然肠子都给你悔青。
尼古丁和酒精被世卫组织认定为一级致癌物,我想没有人反对吧?
烟盒上“吸烟有害健康”六个大字,我想只要不是文盲,都能看得懂吧?
“饮酒不要贪杯”这句话都说到耳朵起茧了吧?
那为啥还有人一直在诡辩电子烟无害呢?为啥还有人说饮酒能活血化瘀、治疗脑血栓,延年益寿呢?
殊不知脑血栓就是喝酒喝出来的,血管堵塞也是吸食尼古丁太多导致其进入血液淤积了。
另外告诉你,即使适当饮酒也会对五脏六腑和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抽烟同样也会对身体尤其是肺部造成永久性伤害!
都活了好几十岁的大老爷们儿了,看待这些问题还跟穿纸尿布的小娃娃似的,拿一些具有“幸存者偏差”的例子来说事,说什么“我们村岁的老头儿抽烟斗、喝二锅头的时间比你爹活的时间都长”,那是因为你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