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村兵的时代际遇
■王承英
年初冬时节,湘北农村开始湿冷,晨起,会发现植被上一层浅白色的霜冻,人们称为“打霜”。
各公社、大队正按计划实施着秋冬播和秋冬修,社员们也在做一年中的最后冲刺,盘算着多捞些工分在年终结算时当“进钱户”。
我领到了大红的入伍通知书,只等着应酬完叔叔、姨妈和其他亲戚们杀鸡、赶场准备的欢送家宴,便随着接兵首长远行。
告别家乡民办教师的岗位,我来到三国古都——河南许昌服役,在那里度过了5年*旅生活。那些烙下时代印记的奋斗经历、人生际遇,至今仍挥之不去,历历在目。
从湘鄂边到中原地
从我老家湘鄂边界的湖南省澧县复兴镇曾家村,到我从*的河南省许昌市八一路的*营,相距多公里。如今的交通条件,车程大约为8个小时。而42年前,我背着背包,带着几本心爱的书籍,跟着接兵的首长,坐汽车、搭摆渡船、上轮船、乘火车,从老家出发到*营,硬是耗了4天时间。
年12月3日上午,我们澧县籍(不少是来自梦溪区下辖的6个公社)多名新兵在澧县澧澹公社拥宪大队集结后,下午统一在津市(当时属澧县管辖的津市镇,现为县级津市市)住下。当晚,我们统一组织在津市影剧院观看电影《偷自行车的人》,这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经典代表作。国门刚刚打开,新兵们第一次过“洋瘾”。
4日凌晨,我们在津市码头坐上运兵轮船(途中由单层换为上下两层),陆续经过澧水、沅水、资水、湘水4条水域。*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过去1年时间,改革开放刚刚启幕,还难得见到“今朝更好看”的景象,一切仍显沉寂。河流两边是一望无际的芦苇,没有一座桥梁,轮船上的桅杆再高也不会受到阻隔。白天,河流两岸见不到车流和人影,夜晚,除依稀可见的航标灯外,几乎一片漆黑。
当晚12点,我们到达长沙水运码头,下船步行到长沙火车北站,稍作休整后,后面2天全是在闷罐车上。
就是这个闷罐车,我“享用”了2天,却记了它40多年!
闷罐车又称代客车,是利用铁路栅车代替客车运送人员的车辆。使用闷罐车运送人员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在铁路客车数量不能满足大规模人员输送的情况下产生的。美*和苏*在二战期间开始使用代客车运送部队。我国使用代客车始于年辽沈战役。在我*历次重大*事行动,特别是历年的新兵运送铁路运输保障中,闷罐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部队保障能力提升,闷罐车渐行渐远。从年开始,运送新兵一般不再使用它。年底,国家铁道部和解放*总后勤部发出通知,从年元旦起,铁路*队运输不再使用闷罐车,升级为普通客运火车。
我乘坐的那列闷罐车是木墙木底,内部设有床托,可搭设床板,没有车窗,通风换气全靠车厢的木板间隙。我清楚地记得,那列闷罐车上有冲鼻的牛粪味,估计在我们乘坐之前曾运载过牛羊一类的牲畜,以至于第一个晚上大家久久不能入睡。
闷罐车的确不舒适,但在闷罐车上的2天时间里,我却学到了知识,听到了趣闻轶事,颇有些新奇感。
北上途中分别经过城陵矶、孝感、信阳3个兵站并停留,主要是解决用餐。这里的饭菜很合大家的口味,特别是那个大白菜炒红薯粉,另加一点肥肉,简直是美味,成了我后来几十年的“保留菜”。
每当兵站喊“开饭”,大家便健步如飞,这时,帽子挤掉在饭桶里的、背包挤散的、鞋子踩脱的,甚至发生争执的,时有发生。那天中午,在信阳兵站下车就餐,大家一窝蜂朝着饭桶跑过去。我趁着人群缝隙钻到了饭桶边上,用力操起勺子盛满了一大碗饭,好有获得感!这时,接兵的班长跑过来很认真地告诉我:“你这方法不对,第一碗饭要盛少一些,可以快速吃完赶在前面盛第二碗,即使吃得下第三碗,你仍然会排得上,因为你错开了大家盛饭的‘峰值’,听我的没错!”还没正式到达部队,我就跟着老班长学了一招。
年12月6日傍晚,经过4天颠簸,我们好不容易到达了许昌。
许昌历史文化悠久。东汉建安元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洛阳残破”为由迁都于许昌,即称许都。这里至今还保存着曹丞相府、汉魏故城、受禅台、春秋楼等许多历史遗迹。
这个中原腹地的北方城市,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清一色的用麦秆糊着泥巴筑就的围墙和同一个模样的二到三层的灰色房屋。由于年代久远,也由于中原地区泥土缺少黏性,那些麦杆围墙早已东倒西歪了,与现在许昌高楼大厦下面拆违透绿、花团锦簇的景象相差万里。
在许昌火车站一个不大的广场,开始分配新兵。听着首长点名,我们几百号新兵归到了前来领兵的各分队首长面前,随即坐着汽车到达各自的新兵连。
那些难忘的场景
当兵之前,我在澧县双龙公社联校担任2年多中小学民办教师。民办教师又称“赤脚老师”,虽然跟公办教师一样行使职责,但仍然是农村户口,通过比照农村劳动力拿工分获取报酬,另外每月领取国家发放的5元补贴。跟拿国家工资的公办教师一道工作,待遇和身份却有明显差别,民办教师总是有些自卑感。
有个真实的事情。当年一个民办教师表现优异,公社*委的领导激励他说:“你要继续努力,争取年年当先进,到时我们提拔你去当营业员。”民办教师虽然算半个知识分子,但社会地位可见一斑!对我来说,吃上“国家粮”,由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由国家统一供应粮食指标,当上国家干部职工,才算是解决根本问题。要想这样,当兵是条重要出路。
一年一度的冬季征兵开始了,我积极报名,按应征程序,在澧县梦溪区区公所做完体检,由公社武装部和大队*支部完成*审并合格后,却遇到了年龄障碍。当年征兵*策规定,应征青年系农村户口的须年满18周岁,城镇户口的须年满17周岁,为此,我将年龄填大了一岁,以至于后来,我的档案年龄还以此为准,得提前一年退休。
农村青年参*,其家庭还有优待。当年在澧县农村,现役*人家属每年补贴元钱、斤粮食,还有精神上的荣耀和*治上的光环。比如,我家门前就挂上了“光荣*属”的牌匾,“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标语贴在我家土墙上,特别醒目。为了安慰那些没有当上兵的青年,公社和大队会挂出一副很有意味的标语:“当兵光荣,当民兵同样光荣!”
我所在的部队是一支身经百战、出生入死的老部队,是杨根思生前所在部队,朝鲜战场上攻打 的“冰雕连”也出自这支部队。我们到达*营时,部队刚刚从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班师回营。全师上下正以刚结束的惨烈实战总结研究战法、训练法,作风纪律、*事训练都抓得特别紧。
一次训练时,我的手套不小心弄丢了一只,一只手在冰天雪地上裸露着,冻着也不能补上,自己买也不行,因为部队规定,不能使用民用服装,短裤都得穿统一发放的,何况手套是露在外面的,看得见,不统一会影响整齐划一。本来我们从南方来到北方就有些不适应,加上那个冬天格外冷,半个月下来,我的右手中指没戴手套冻烂了,流着血水,看得见骨头,如今还留着疤痕。
启程去部队时,父亲把他用多年积攒下来的60元钱买下的“青岛”牌手表送给我作纪念,可一到部队,就因有规定不许战士戴手表而被连首长收走了,直到2年后我当了班长才归还我。
我所在的师直警卫连,按上面规定是半训分队,但连队首长认为,我们在师首长身边工作,半训分队也要与全训分队争高低,多项训练指标都在全师名列前茅。在“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口号下,连队训练热火朝天,争分夺秒。比如出操,不是简单的跑跑步、完成几个单双杆动作便可以完事,而是每天全副武装、坐上汽车去到5公里以外的地方,然后把车开走,我们再全副武装跑回来,而且限定时间,没半点取巧的办法。
直工科的首长们
我在师直警卫连训练生活2年后,师司令部直工科将我借调去代理新闻宣传干事的工作。赏识我的伯乐是吴昌云,安徽芜湖人,年当兵。他刚从通信营教导员提升为直工科科长,成为副团职干部,工作劲头很足,一心想把直属分队的工作推上新台阶。通过多方物色,他了解到我当兵前教过2年多书,而且字写得好,还在家乡省报发表过新闻报道,于是把我挖了过去。
借调到直工科后,我的工作表现更突出了,不能辜负首长的知遇之恩啊!科里的重要材料均由我拿初稿,师直属分队的业绩、经验做法也因我不分白天黑夜的调查采访、精心写作,多次被《解放*报》《战斗报》和《河南日报》报道,我也经常被科长表扬。
年5月10日,解放*总参谋部和总*治部联合发出了“关于选拔培养基层干部问题的通知”,*队干部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官提任必须经过院校培养。这对我很不利,因为当时部队战士报考*校只有理工科专业可选择,那就只能按照理工科课程组织考试,没有任何文科专业招收战士学员,正巧我是文科生。这个*策革了我的命,直接提干被封了门,报考*校又不对口。我这个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