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次栉比的高楼川流不息的街道风景如画的绿色矿山人头攒动的景区和商场紧张有序的项目现场繁忙运转的公铁运输线……漫行东胜转型发展的步伐清晰可辨
经济活力迸射的欣欣美景切身可感
近年来,东胜区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立足先进装备制造业主导、新兴产业引领、传统产业升级、现代服务业驱动,推进产业集群式、链条式发展,产业绿色转型助力高质量发展,硕果累累、成效显著。
今天推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专题系列报道第四篇《东胜区:产业绿色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十三五”期间
●东胜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0.2:34.4:65.4,煤炭年产销量达万吨,就地转化率达23%;
●羊绒制品年均生产量达万件以上,年均增长18%,获评“中国羊绒产业名城”称号;●装备制造业累计产值达.5亿元,较“十二五”翻了一番;服务业累计增加值达.9亿元,年均增长5.1%;●铜川汽车博览园销售额连续5年突破百亿元;●文旅休闲业态不断丰富,累计接待游客万人次,年均增长10.2%;●星河COCOCity、大润发等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建成运营,万家惠欢乐世界、海洋馆等一批文旅休闲品牌项目相继投用;东胜区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产业转型绿色发展
“里子”“面子”双提升
满目青翠、鸟语花香,天蓝水清、美景如画,绿色俨然成为东胜区矿区的主色调。近年来,东胜区越来越多的矿山奏响绿色发展主旋律,绿色矿山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注脚。一大早,鄂尔多斯市民达煤矿现代化生态农业园区里机器声轰鸣,6台种肥同播机在田间驶过,玉米种子和肥料被均匀地撒在地里;穿过一片片绿色的田园,栋大棚种植区内种植的瓜果、蔬菜、花卉已经成熟,满棚清香。良田畦畦、绿树森森,花香阵阵……这里不是旅游景区,而是企业在矿区中建起的一座绿色家园。
在鄂尔多斯市委、*府,东胜区委、*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鄂尔多斯市民达煤矿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开展绿色矿山建设,深入实施矿山复绿行动,在矿区建起了现代化生态农业园区,带动了周边农牧民发展生态农业,绿色矿山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草木蔓发,青山披绿。东胜区紧跟能源技术革命趋势,充分发挥能源储备丰富优势,加快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坚持以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倒逼产业转型,把能耗“双控”作为硬约束,编制完成《“十四五”能耗预算管理草案》,建立能耗“双控”分级预算管理机制,扎实推进煤电、火电等高耗能行业和重点用能改造,一季度能耗总量49.83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3%。计划到“十四五”时期末,能耗总量控制在万吨标准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能耗较年下降15%。推行煤炭绿色开采方式,提升煤矿机械化、智能化开采水平,已建成智能化煤矿8座,正在推进建设22座。加快绿色矿山建设,建成自治区级以上绿色矿山24家。加大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完成露天煤矿复垦绿化公顷,完成煤矿采空区治理公顷。
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绿色,已成为东胜区矿业“涅槃重生”的新底色和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注脚。产业“朋友圈”持续壮大
链条发力后劲足
近年来,东胜区坚持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并举,聚焦*策扶持、优化环境、服务创新,加大力度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助推东胜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日前,在内蒙古亿利制药有限公司中心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利用设备,对药品进行研究检测,通过建立复方甘草片一致性评价相关新技术和新方法,有效提升药效和药品质量。
记者了解到,内蒙古亿利制药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绿色工厂,也是内蒙古自治区“专精特新”示范型企业,拥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注册的中西药品种32个。目前,累计取得1项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
在东胜,加快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成效显著。连续五年成功举办“中国(鄂尔多斯)国际羊绒羊毛展览会”,稳定提升原绒收储量和羊绒制品产销量。加快培育壮大鄂尔多斯酒业、沙棘、食品加工和制药业……随着传统产业链条的改造提升,产业规模和行业竞争力不断攀升。新兴产业也随着一批产业链“链主”企业的引进培育,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日前,在奇瑞新能源专用车矿卡项目记者看到,新能源矿卡改装车间底盘装配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给6台纯电动牵引车进行零部件装配,改装车间一派忙碌景象。
续航里程长,能量消耗率低。备受“追捧”的新能源牵引车以纯电动动力电池为能源,主要用于煤炭运输和砂石料运输。与传统牵引车相比,每台电车每年能源费用可节省30%,减少柴油消耗量万升、二氧化碳排放约1.44万吨。
“今年订单预计在0台左右。”内蒙古赢丰汽车有限公司刘义松自豪地告诉记者。
从燃油车到电车,从散装到集装,从人为管理到数字管理,节能降耗、高效运营、智慧物流......日前,全市首个智慧陆港万利新能源数字陆港升级改造项目已完成80%,升级投用后,年吞吐量将达到万吨。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新能源数字陆港智慧物流项目计划投资亿元,在目前规划成果基础上,优化现有陆港及充换电站布局,以鄂尔多斯陆港为核心,在呼包鄂乌建设数字陆港50处、充换电站处,投运新能源重卡1万辆,实现年煤炭发运量3亿吨。推动“风光氢储车”一体化运营发展,带动车辆装备制造、物流、商贸等产业集聚,建成呼包鄂乌“车桩网源”一体化的绿色智慧煤炭储运集散地,打造内联外畅的区域总体空间格局,实现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开放共享的呼包鄂乌区域枢纽现代物流网络。
近年来,东胜区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加快引进一批促进上下游配套的延链、补链、强链项目,相继引进落地格罗夫氢能汽车、加拿大能源之星一派氢能科创产业链等一批新能源重点项目;新签约中车株洲大兆瓦智能风机总装基地、大型叶片智能制造基地扩能项目等风光产业项目,部分可年内投产;奇瑞新能源矿卡、中车风机整机、山河重型矿卡等一批新能源重卡产业项目建成投产;签约引进飞轮储能系统智能生产制造基地、国盛利华电解水制氢、锂佳能源锂电池、恒基伟业大规模物理储能基地等项目,新能源重卡产业链、绿氢产业链、风光产业链、储能产业链不断发展壮大。推动了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以项目之“进”促经济之“稳”,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现代服务业活力彰显
释放发展新动能
新兴产业蓄力勃兴,现代服务业活力彰显。
东胜区坚持把重大项目作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抓手,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项目、促转型,推动现代服务业要素集聚、业态丰富、品质提升,持续培育壮大城市经济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东胜区立足中心城区主城区优势,着眼于经济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文旅等产业,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升级,进一步提升现代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水平。今年以来,东胜区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17.1%。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1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位居全市、全自治区前列。
“这里的精品超市有活海鲜现场加工制作,我们不出外地就能吃到新鲜海鲜,在潮流生活市集有网红小吃、阶梯影院以及网红特色的新潮卫生间,真是太好玩了。”在满世·每天城购物的市民谭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夏季开门纳客的满世·每天城将生态休闲、人文景观、文化生活等主题融入商业空间,提升城市精神生活,打造无门槛健康休闲文化活动点,以其趣味感、轻松感、快乐感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休闲娱乐。
今年,东胜区提升改造满世广场、夜间消费特色街区、乐和红街、鄂尔多斯东街等6个特色商业街区。其中,夜间街区入驻商户家,东街入驻商户25家,这些街区为市民和游客消费提供了更多去处,成为消费增长的“热引擎”。
近年来,聚焦打造服务中心城区、辐射蒙陕毗邻地区的商贸服务中心,东胜区先后引进王府井、万达、星河等商业连锁品牌,形成总面积达万平方米的星河COCOCity、王府井—万达、铁西三大成熟商圈,年平均客流量达万人,多层级商圈体系对提升消费供给水平和拉动城市消费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位于东胜区万正路上,与东胜区市民中心、铁西商业圈遥相呼应的东粮益家新零售项目也已进入了开门纳客倒计时。
作为东胜区首个新零售项目商业综合体,该项目融入全新电商理念,集冷链云仓、O2O、F2C、F2B、社区电商连锁、跨境电商平台为一体,创新采用线上线下+门店体验+一站式集采+便捷配送+社区电商等多模式运行方式,延续仓储物流、数字化基因,将有力促进城区居民消费升级。
服务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也是东胜区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城乡融合发展、人民美好生活“四个示范区”战略“棋盘”中的重要落子。东胜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集中出台一揽子*策,精准施策、狠抓落实,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年,东胜区计划实施大兴商都商业综合体、数字煤炭产业园、时尚摩迪特色街区等服务业项目62个,涵盖了物流仓储、跨境电商、特色街区、总部经济等多个领域。依托动物园、植物园、九城宫等景区,积极拓展文旅项目,目前敖包相会旅游综合体、智能气模冰雪馆、圣域游乐园、布拉格无动力乐园等项目已签订正式合作协议,正在编制项目规划。积极促进文旅产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已建成全国农业示范点1处、自治区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5家、市级乡村旅游接待户8家、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4个;万达广场二期、星河二期、鑫隆商业综合体、维邦商业步行街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加快完善现代物流体系,投资1.5亿元的万基现代物流园、鄂尔多斯电商快递物流园等一批物流园区已建成投用,东胜西站物流园、铜川汽车工矿商贸物流园正在积极推进建设。持续做大现代服务业规模体量,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为地区经济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记者:李扬高瑞涛郝静孙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