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青年人“逆行”走向农村,从教育娃娃、科学种田、直播带货做起——
从最基层开始做“量变”的积累
阅读提示
面对丰富的农业资源,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开始怀揣“新思想”,积极实践,与乡村展开了一场美丽的“双向奔赴”。留下来,为孩子们播撒“希望”;踏进田间地头,成为*的最新理论*策“宣讲员”;为民宿赋能“文创”概念,实力吸引游客。青年人开始“逆行”走向农村,既是为了改变农村的面貌,也是为了让自己从基层工作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与大地的贴合中,积蓄“量变”的力量。
“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日前,安徽省阜阳市委宣传部召开“学用新思想·青年半月谈”座谈会,乡村教师丁玉玲等10位青年代表畅谈青春梦想,在交流中领会“思*大课堂”里学思践悟的新成果。
“思*课的本质就是讲道理,多帮孩子们解决问题,多带他们看看这个世界,道理就一定能讲深、讲透、讲活。”丁玉玲说。
网红乡村教师的“留下”
面对简陋的宿舍条件,离开似乎是一种“顺理成章”,但由于看到了一群乡村的“希望”,90后丁玉玲最终选择留了下来。
近日,一部“乡村教师日记”在视频网站大火,视频的主人公兼拍摄者丁玉玲是安徽阜阳市颍泉区姜堂中心学校董湖小学的一名乡村教师。
“真实”是网友们对丁玉玲视频的一致评价。下课办公室“挨训”、突击家访查作业、全班合唱《孤勇者》……这一幕幕熟悉的师生互动,吸引了上百万人在屏幕前怀念曾经的学生时代。
丁玉玲所在的城市是安徽的西北门户,是该省重要的劳务输出源地。当地学校的留守儿童比例较高,部分学校高达百分之八十。
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自丁玉玲踏入这座地理位置偏僻与宿舍条件简陋的小学时,这一信念就植根心底。
为残疾学生制作3D打印的鞋子、上门鼓励有辍学想法的学生继续上学、带领学生去烈士陵园缅怀先烈……在一遍遍用行动启发孩子的过程中,丁玉玲也收获了带给自己的人生感悟:留下来,为孩子们播撒“希望的种子”。
当青年人开始“逆行”
“丁老师就像一条坚韧的绳索,将井里的孩子们带到井外。”在一期视频中,网友留下了这样一条获赞最高的评论。
乡村教育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近期,阜阳市定向培养乡村教师工作启动,计划招收高中起点乡村教师人,不断为乡村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后,丁玉玲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