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都会有一个疑问:“白酒上边怎么没有保质期?其它饮料上可都是有保质期的呀!”
今天茫茫给大家科普一下“白酒为什么没保质期”。
科普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保质期”
产品的保质期是指产品的最佳食用期。产品的保质期由生产者提供,标注在限时版使用的产品上。在保权质期内,产品的生产企业对该产品质量符合有关标准或明示担保的质量条件负责,销售者可以放心销售这些产品,消费者可以安全使用。
那白酒为啥就没有保质期?
根据国家《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的规定:
酒精含量大于等于10%的饮料酒可免除标示保质期。
这是因为,对食品品质有害的微生物在10%的酒精溶液里,不能生长繁殖。高度白酒酒精度数相对较高,一般在41度到55度之间,也有高达65度的。就算是低度白酒,也在20度到38度之间。在这个酒精含量范围内,微生物难以生存,也就不会出现微生物导致的变质问题,所以白酒可以不用标示保质期。
所以白酒是真的可以存放很久。
早在年的时候,河南省平山县在发掘战国中山王墓时,出土了两个奇怪的东西。
这两个东西一扁一圆,看起来像容器,有子母口及咬合很紧的铜盖。
发掘人员当场将这两个壶的生锈的密封盖打开,发现壶中有液体,一种青翠透明似现在的竹叶青;另一种呈黛绿色。出土时,两壶都锈封的很严密,启封时,酒香扑鼻。
难道这是两壶酒?
毕竟是多年前的古墓,有酒香也不能断定就是酒,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到底是不是酒,故宫博物院于年10月委托北京市发酵工业研究所对壶中的液体进行鉴定。
11月,北京市发酵工业研究所派人去故宫博物院取样鉴定。
通过检测发现,两个壶体完好,并未出现破损,把扁形壶打开,发现壶内有浅绿色液体,壶侧有液体下降痕迹,中有一块直径大约5厘米呈扁椭圆形鸭蛋状的固状物,壶中除了液体还有很多泥土状棕色沉淀物,壶底有少许铜绣块。
打开圆壶,除了颜色呈黛绿色,发暗,不太透明以外,其他都跟扁壶差不多。
工作人员提取样本化验后,综合分析为:
1、两壶液体均含有乙醇;
2、液体的沉淀物很多,不是蒸馏酒;
3、不含有酒石酸盐,故不是水果酒;
4、含氮量较高,含有乳酸、丁酸。确定氮是属于动物性或植物性蛋白物质。
工作人员推测,这是一种奶汁酒或者谷物酒,壶中椭圆物质是人为加上去的,作为药材或香源在酒中进行浸渍泡制。
年前的酒,在没有相对密封的保存条件下,如今打开竟然还能闻到酒香!
白酒在密封条件下真的不会变吗?
不,白酒的本身成分还是会发生变化,虽然酒精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但不代表本身成分不会发生变化。
低度酒存放一段时间后,通常会出现酯类物质水解,导致口味寡淡,有些会出现涩味、酸味。但这个过程比较久,一般要五六年,而且仅仅是口味变淡一点,所以也不是质量问题。
最适合存放的莫过于酱香酒,这也是酱香酒为什么值得收藏的原因之一。
酱香酒大多数在53度,蒸馏酒在53%vol,即53度时,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缔合得最紧密,酱香酒中的成分一旦形成基本上就比较稳定。
所以刚生产出来的酒并不是最好喝的,需要存放一定时间。存放过程中,酒中的醇类会和有机酸起化学反应,产生具有特殊香气的酯类物质,因此,有些酒放久了会更香。
酒中的酯化反应相当缓慢,优质酒一般需要贮存三四年,甚至更长时间,但是,酯化反应到了一定程度就会趋向平衡,出现停止状态。
而涂舍通常选取优质基酒勾调之后,还要放入酒库陶坛慢养5到8年,为的就是让酒体达到最佳的饮用状态。
你看它瓶身的上的文字笔画,是不是在年后有一定的考古价值?